匾额,被称为“中华古建筑之眼” “云观展”将走进“中华第一匾廊”

日期:2020-03-13     来源:www.99gujian.com    作者:99古建    浏览:26    评论:0     标签:古建
核心提示:匾额,被称为中华古建筑之眼,是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几千年来,匾额把古老文化流传中的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

匾额,被称为“中华古建筑之眼”,是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几千年来,匾额把古老文化流传中的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以其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深远的寓意、指点江山,评述人物,因此便有了“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的说法。
3月13日,封面新闻“云观展”直播系列第⑨期将走进重庆铜梁博物馆(铜梁匾额博物馆),带领网友领略“中华第一匾廊”的文化魅力。
 
据介绍,成立于2010年10月的铜梁匾额博物馆内共收藏500多块匾额,经初步考证,匾额制作时间跨越近300年。这些匾额大部分原存放于平滩镇人民仓库内,该仓库曾是当地一位富绅的大宅院,解放后人们把寺庙、祠堂、大户人家的各类匾额收集起来作为仓板使用。于是,从清乾隆年间直至民国的各式各样匾额得以保存。后来,铜梁文物部门对散落于民间的匾额不断进行收集和分类整理,精选出100余块匾额对公众展示, 包括祝寿、政事、社会、庙宇、公德、教泽六大类,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和民间礼节等各个领域。
于佑任手书“福寿康强”匾
 
文物专家表示,铜梁匾额博物馆馆藏的匾额,大多属于吊匾,最长的有2.3米,最短的也有1米。由于木匾常年悬挂门前或者祠堂里,历经岁月的洗礼,保存相当不容易。而在铜梁,保存的匾额不仅数量多,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而且相对完整,是研究川东乃至中国古代和近代文化重要的实物史料。
 
 
其中特别有意思的两块匾,一块为“眉寿初觞”、“崇应惠民”匾。这块匾在乾隆年间第一次刻的是“眉寿初觞”四个字,作为寿匾使用。七十九年后,匾额重新刮灰上漆,第二次雕刻上“崇应惠民”,变作了庙匾。不过,时间一久,刮灰一掉,“一匾两用”、两次刻字的奇观都显现了出来。另一块匾额为“拾金不昧”匾,这块匾额出现在现代,上面记录了旅店老板肖栋梁为旅客送还钱囊的故事。如今在华兴镇,80岁以上老人都还知道“拾金不昧,吃帽儿头”这句关于肖栋梁的顺口溜。
“福荫家国”匾
 
“以匾研史,可以佐旺;以匾研涛,可得涛眼;以匾学书,可得笔髓。”几千年来,匾额把传统文化中的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集字、印、雕、色的大成,以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深远的寓意指点江山、评述人物。3月13日的“云观展”,网友们可以跟随封面新闻的镜头,看铜梁博物馆的讲解员小姐姐如何从史实、民俗、书法艺术、雕刻技法、制作方式等多角度去观赏各类匾额。借助古建筑之眼,再度认识300年来川渝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和民间礼节的演变历程。


推荐阅读:
古代建筑装饰之牌匾
中式传统书房楹联匾额文化 幽栖还自得,清啸坐忘机
市场流通的古牌匾仿古居多 真假难辨九成是赝品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2019古建筑大数据公布:“古建筑”关键词的年度搜索成绩单

下一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一级资质企业可直接申请设计资质!

 
 
更多>墙裂推荐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