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李仁清 用高浮雕拓印还原历史_古建史话_ 古建筑资料_99古建网

“大国工匠”李仁清 用高浮雕拓印还原历史

日期:2016-10-19     来源:www.99gujian.com    作者:99古建    浏览:53    评论:0     标签:古建筑保护
核心提示:大国工匠李仁清:我是个农村进城务工人员 当年是在少林寺学的修古建  ▶近日,央视《大国工匠》栏目,将李仁清作为高浮雕传拓
 “大国工匠”李仁清:我是个农村进城务工人员 当年是在少林寺学的修古建

  ▶近日,央视《大国工匠》栏目,将李仁清作为高浮雕传拓技艺代表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李仁清未上过高等学府,也没去艺术学院进修专门课程,用他本人的话说,是个“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那么,是什么让他在工作上做出业绩的呢?

  ▶10月13日,在李仁清家乡信阳市商城县金刚台乡横山村的老房子里,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人物简介】

  李仁清,53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982年起从事文物拓印工作,至今34年。1982年以来,李仁清一直从事高浮雕传拓技艺的研究工作,并于2014年成立了郑州仁清金石传拓艺术博物馆。2008年为嵩山“天地之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了高浮雕拓片精品档案;2013年去台湾佛光山举行高浮雕拓片展,同年应文化部古籍保护中心之邀,为“第一期全国传拓技术高级班”授课;2015年7月~12月,应郑州博物馆、郑州考古院、登封市文物局邀请对登封的嵩阳观大唐碑、嵩阳寺造像碑、刘碑等名碑名刻进行传拓。

  结缘:“李仁清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记者:请问您与拓印是如何结缘的?

  李仁清:1982年,我上高中,活泼调皮,成绩一般。一位在郑州从事古建修复工作的亲戚回来,要带我去学习相关技术。听说要去省会,我很高兴地答应了。

  亲戚对我说:“你太瘦,力气活也干不了,就学学拓印吧。”然后我就在当时的河南古建队(后来的河南省古建筑研究所)当起了临时工,从此和墓碑、石刻打交道。

  去古建队不久,我就跟着队伍去河南少林寺学习修复古建筑。因为当时拓片很小众,乡亲们开玩笑说:“李仁清因为不好好学习,去寺庙当了和尚。”在寺庙,看着庄严的佛像,想到为他们拓印,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我就想:一定要珍惜机会,跟着师傅好好学习。

  记者:学习的过程艰难吗?

  李仁清:关键是要专注。从平拓学起,在一个地方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最开始,还能感觉腰酸背痛,最后麻木了,而且练就了一身“不动功”。

  记者:长时间和文物古建打交道,是不是很枯燥?

  李仁清:开始的确没什么乐趣可言,也没觉得辛苦,就是把它当成一项任务去完成。为了养家糊口,才坚持下来。

  在后来漫长的实践中,我慢慢发现,每一件拓印作品,都记录着历代书法、绘画和雕塑信息,反映着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元素。有些信息,甚至在史书上也难以找到。从事这个行业,让我有了接触这些一手资料的机会。

  记者:除了拓印技术,您还接触哪些相关知识呢?

  李仁清:平日里,绘图、摄影、古书装裱修复,我都乐于学习。后来,所里开始流行这样一句话:“李仁清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专注:尽可能还原当年古人绘图细节

  记者:拓印应该怎么正确理解呢?

  李仁清:拓印,是要尽可能还原当年故人绘图细节。拓片将最原始的东西保存下来,每个朝代、不同地域、不同阶层,遗留下的文物都有不同特点,线条的明暗、花纹的深浅,甚至地质灾害形成的裂缝这些细节,在拓片上也要表现出来,以提供最真实详尽的参考。
李仁清

  记者:您都参与到哪些工程中?

  李仁清:河南省中小型石窟及古桥梁等调查、测绘与传拓,黄河小浪底工程淹没古栈道的调查与测绘,鄢陵县乾明寺塔发现佛教经卷的拓裱,省石刻艺术馆的石刻传拓……河南是历史文物资源大省,有大小石窟50处。目前我们已经拓了十多处,打算在2020年拓完。

  记者:这些拓印的过程很艰苦吧?

  李仁清:由于工作特殊性,我和文物专家常常带着手电筒和干粮,在荒郊野外进行调研。遇到像博爱县青天河古栈道那种高达几十米的摩崖石刻,就用一根绳子将自己吊在半空中作业。

  拓印是一个看重成果的工作。对于我来说,只要能完成作品,经历的伤痛不值一提。

  记者:工作这么辛苦,想过改行吗?

  李仁清:没有。工作七八年后,郑州一个企业老板曾经找到我,以高出数倍的年薪邀请,被我婉拒了。

  我们都是很简单的想法,凭一技之长,解决家中温饱的问题。

  心声: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有信心

  记者:业内对您的赞誉集中在立体石刻的高浮雕拓印技术上,这个技术有啥特点?

  李仁清:拓印技术,盛于隋唐,延续至今有众多类别,大都受平面局限。高浮雕拓印技术打破这一习惯,针对复杂的立体石刻雕像,用多个拓片拓印,完成后再进行拼接,是传拓技法中难度最大的一种。我从接触这一难题开始,就下决心攻克它,终于在2012年总结出可行办法。

  高浮雕拓印技术是一个融合多元素的创造性工作。在研究高浮雕拓印技术时,当年学习的点滴都派上了用场。

  记者:您名声在外,是否有人前来拜师学艺?拓印技术发展前景咋样?

  李仁清:我一直义务教授拓印技艺。不过因为这个工作并不容易,坚持下来更难,前来学艺有所造诣的不多。

  从业至今,省文化厅、文物局以及各市县文博单位的支持鼓励,让我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更有信心。

  记者:您最近在忙些什么呢?

  李仁清:近年一直在研究“彩拓”,即在拓片作品上恢复当年古人使用的色彩。这需要使用矿物质原料,而不是会掉色的化工原料,才能达到历史的色彩。如今因经济等制约尚未实现,我也在为这个奔走努力。

  记者:登上央视《大国工匠》栏目后,您的名气进一步扩大。这给您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李仁清:多了一些采访的媒体。其实,能登上央视,并不代表我是专业最好的师傅。传拓技术不是个人技艺,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珍贵的作品是所有拓工共同努力完成的。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农民工,要把接到手里的活儿做到完美。

  李仁清在修复古建筑,常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早在几千年前,就出现了记载人类生产、生活的各类石刻。帝王墓穴神道上的石人、石兽,高山崖壁上的摩崖文字、石窟造像等,其精湛的艺术让世人称绝!随着时间变化,尤其露天的石刻经受着风雨剥蚀、人为破坏,原刻风采已模糊不清。如何将石刻艺术流传下来,人们发明了传拓技法,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古老的、独特的文献复制技术,距今至少有1500多年的历史。拓片技艺让碑刻的文字永远地留存世间。早期的传拓技术主要是用来复制镌刻在平面碑刻上的文字,很少用于传拓高浮雕。先人们在面对浮雕、高浮雕造像、立体圆雕时,显得束手无策。文史上,这方面的拓片几乎没有传世。谁来填补高浮雕传拓的空白呢?尤其是圆雕!

一位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河南人经过多年摸索,终于找出了答案。

49岁的李仁清,河南信阳人,中等身材,偏瘦,常年沐风栉雨的荒野劳作,看上去比同龄人老了许多。温和乐观的心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光是他过早衰老的面庞,还有他痴迷三十余载孜孜以求的传拓技艺。他怯怯地对记者说:“为了将金石碑刻上的内容长久地保存下来,古人已经用拓片办法将这些铭刻文字复制下来。从古至今,拓片都是保存文物资料的一种有效方法,古代由于天灾人祸而流失、毁坏的甲骨文、铜器铭文、碑刻、墓志铭、古钱币、画像、石刻等不尽其数,正是因为有了拓片,它们的‘容貌’才得以流传后世。”他说:“石刻的高浮雕传拓,是这些年自己慢慢摸索出来的。这些石刻太迷人了,巩义石窟寺的《礼佛图》浮雕,真实地反映了北魏皇帝、皇后出行时,侍从环拱、伞扇杂陈、仪容肃穆的盛大场面,精美的图景吸引着我久久地驻足观赏,腿站麻了都不知道……不把它们拓下来,自然风化会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以后真的不知道会是什么模样啊。”

高浮雕、圆雕与平面碑刻拓片的区别是它的立体再现记录价值。在李仁清沉迷的高浮雕拓片作品中人们会看到,精美的石刻造像在中国传统的宣纸上呈现出来时,其匀称的比例,墨色的运用均恰到好处,记者仔细将原石和拓片进行了比对,其真实程度为之惊叹!难度最大的是立体圆雕、佛像面部处理,拓时是凹凸的,通过平面宣纸展示出来必须是立体的,并且符合透视关系,难度就在于此。

金石学家、北京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胡海帆在李仁清出版的《中国北朝石刻拓片精品集》的序中曾这样描述:“作者多年研究实践,终于总结出一套拓制高浮雕的技法,立体凹凸显现于平面。注意提高拓片的艺术观赏型,尽力表现图像层次感,不同部位施以不同墨色处理,乌金蝉翼,浓淡相宜,十分精美和生动。”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金石组研究馆员郭玉海在和记者通电话中感叹:“拓片技艺在中国历史较早,碑刻内容十分丰富。清朝时期可见较小的有关造像的拓片,民国时期也只是些浅浮雕的东西,李仁清研究的高浮雕、圆雕石刻拓片,那可是前无古人哪!”国家图书馆作为亚洲最大的文史资料馆,收藏有几十万件拓片,其中绝大部分是平面的碑刻拓片。曾在这里工作到退休的研究馆员冀亚平先生仍记得见到李仁清高浮雕、圆雕拓片时的情景:“这太让人惊讶啦!难道这是拓出来的吗?”冀亚平认为,古人从没有对圆雕进行拓制,绝少拓制雕像,偶有拓制,雕像面部也仅点3个墨点。而李仁清高浮雕、圆雕传拓技法不但能如实地反映雕像的全貌,而且还能够依据拓本对雕像进行全方位的复制。

当初进入河南省古建所工作时,年轻的李仁清还只是抱着离开农村有口饭吃的想法,当他第一次能够独立制作拓片后,他发现,在潜移默化中,自己的追求得以升华,竟然深深地爱上了那些金石碑刻。李仁清将平面碑刻传拓技艺已经炉火纯青时,开始琢磨那些立体高浮雕、圆雕如何拓制。经过20多年的摸索,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上海图书馆碑帖研究课题组组长,研究馆员仲威褒奖有加地评价道:“给传拓技艺带来新元素、新内涵、新审美、新突破。将碑拓从单一文字拓展到了图案、图像,又将平面的图像拓展到虚拟的三维立体空间。为传播石刻艺术、发扬传统技艺贡献卓著”。

故宫研究馆员郭玉海先生这样评价李仁清:“填补了国内拓片史上的一个空白,有民国时期洛阳郭玉堂之风。”

李仁清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他开始带徒弟,遍布几个省。他觉得这些精美的石刻造像如果不马上拓下来,自然风化,空气污染,会很快失去风采和原样。风里来雨里去,李仁清已显疲惫,当他接到国家图书馆去澳门的邀请时,就像出征的战马精神抖擞,他认为澳门遭海风侵蚀的众多妈祖庙石刻造像正在等待着他。

李仁清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他向中国文字博物馆、国家图书馆、河南省博物院等捐赠了几百幅拓片和历代原石石刻却价值不菲。他觉得好东西应该由国家的一些公共部门保存,可更多地造福大众,以便后人知道祖宗曾经发生的故事。

拓片看起来微不足道,拓工也一直以来不被重视。但传拓工艺技艺却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组成部分。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拓片,人们怎样研究古代历史、造像艺术、雕刻艺术、绘画艺术?如果没有拓片,书法艺术怎样溯本求源?如果说中华文明是一串项链,那么拓片就是一颗发着亮光的黑珍珠。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古建名师章才子获誉“当代艺匠”

下一篇:济南一文保单位“陈家阁”古建筑群被强拆 施工方:不下心弄塌了

 
 
更多>墙裂推荐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