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千年书院的红色传奇

日期:2015-06-27     浏览:0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一座千年书院的红色传奇
    发源于罗霄山脉西麓炎陵县枝山的洣水河,穿行于崇山峻岭之中,源自炎陵,绕茶陵,穿攸县,于衡东新塘镇水河口流入湘江。在洣水河上游的炎陵县城西北角,有一座建于宋代的古书院,因为它位于洣江边,故名为洣泉书院。就是这座普通的千年古书院,却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演绎出了促成两位历史巨人第一次握手的红色传奇。


    (一)

    走近“洣泉”,我们感觉它犹如一位尊厚的长者,宁静而平和。书院院门赫然高悬着“洣泉书院”的匾额,特别是大门两边挂的“莫叹山城书院小,缘移楚地圣贤多”的对联,道出了这座书院朴实典雅的建筑风格和人才辈出的历史渊源。

    这是一座土木结构,三进两厢式建筑,建筑面积1486m2,有大小房间58间。整个书院古朴幽静,校舍之间有走廊相环,天井相通,院前四根大圆木柱威武挺立于两侧,气势非凡,院内古树苍绿青翠,后院有花坛,鱼池装饰别有一番情趣。

    现存的洣泉书院系清代祠堂建筑风格,坐北朝南,南北为中轴线,东西两厢房屋对称,阴阳合瓦硬山顶,屋石沟头滴水,封火山墙,房檐四角起翘高挑,玲珑别致。

    登上15级石阶,便进入书院的院落,站在书院大门向内望去,建筑中轴设有大门、讲堂、大成殿三进,依次增高,寓意步步高升。书院一进为天井式室内庭院,院内两株古桂花树,每到农历八月便是满院芳香,入大门沿回廊,经讲堂两旁狭长的通廊,可进入大成殿和东西斋舍,交通流线明确合理,动静相宜,一眼就可以看出这座书院的别致和特点特色。

    走入二进,便到了中厅。这里是书院的核心部分,即书院的讲堂所在,为历代老师授课的场所,门首高悬一块木匾“魁星点斗”,为道光年间大清翰林孔继勋在此讲学时所题,其用意在于希望就读于洣泉书院的学子们,学有所成,金榜题名。听当地老人介绍,二进门的两旁原有一副长联,左联为“凤凰楼,名烈山,清洣泉,芳名雅颂乾坤,玄万代宗师神祖武”;右联是“圣科第,贤政要,仁勋俊,彩馨驰龙飞凤,舞千秋业士裕后坤”。这副对联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可惜如今对联已不知去向。讲堂两边的走廊上方是拱形门,左右有两个对称布局的天井。洣泉书院共有天井11个,大小不一,变化多样、这些天井不仅巧妙地解决了屋顶排水问题,而且能收到很好的采光通风效书院的第三进为大成殿,门两侧一副对联:“苦读诗有责,豪饮酒无榷。”这是清代酃县知县沈道宽所题。殿内中原设有孔子神位,为书院学生祭拜之地。两侧为先生寝房。大成殿的后侧,中间为天井,花池是整个书院的后花园。在书院的东侧斋舍,共有号舍20间,每间约有5平方米大,是名副其实的斗室,两侧斋舍对称布局,形制大小及数量基本一致,学生每人一间,也还算宽敞,有利于学生读书。别看这书院不大,也不如岳麓书院、石鼓书院等名声显赫,但这里也为炎陵县培养出了不少人才。有资料显示,自宋至清,炎陵考取进士11人,举人43人,贡生374人,其中大部分人都在洣泉书院就读过。

    (二)

    回顾历史,在书院全国遍地开花的宋代,不到12万人的炎陵县,却有13所书院,可见炎陵县的重教之风,而洣泉书院的名气在当时炎陵所有的书院中是位列前茅的。所以,重温洣泉书院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读懂炎陵的人文历史、人口迁徙、古代教育……

    洣泉书院始建于宋嘉定年间,原名黄龙书院。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由知县周仁魁重修,更名为烈山书院,取炎帝诞生地之意(《帝王世纪》曰:“神农氏又号魁隗氏,本起于烈山”)。

    嘉庆二年(1797年),知县赵宗文增修书房,见县内有洣水,发源于罗霄山脉西麓的枝山山脉,自东南流向西北,纵贯全境,源远流长,为寓意双关,即“山下出泉,泉为水源,学者诚能如泉水之涓涓不息,则百川学海无可不至”,以勉励诸生,故易名为“洣泉书院”。

    道光五年(1825年),知县沈道宽将院址迁至北城外校射场(今高尚坪),新建院舍,“按酃湖在郡(衡阳)东四十里,县袭湖名,院故袭县名”,命名为“酃湖书院”。

    咸丰五、六年(1855、1856年),酃湖书院遭战争破坏而荒芜。邑绅万典璋于咸丰末年,“撤酃湖故材”,在洣泉书院旧址,独资新建。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发挥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

下一篇:漫步苏州博物馆感受历史变迁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