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世家潘先生的斗拱收藏

日期:2015-12-26     作者:99古建    浏览:4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在收藏界,从事各种专项收藏的藏友很多,但是如出身古建世家的潘先生这样私人专门收藏斗拱的,恐怕在全国收藏界也找不出几个,甚至有可能潘先生是唯一的一个。 一个细雨蒙蒙的下午,记者在潘先生处见到了他收藏的百多个宝贝斗拱。我收藏的这些斗拱虽然都是现

在收藏界,从事各种专项收藏的藏友很多,但是如出身古建世家的潘先生这样私人专门收藏斗拱的,恐怕在全国收藏界也找不出几个,甚至有可能潘先生是唯一的一个。

一个细雨蒙蒙的下午,记者在潘先生处见到了他收藏的百多个“宝贝”斗拱。“我收藏的这些斗拱虽然都是现代仿制的,但样式却涵盖了从南北朝到清代的128种。你看,这是汉代的斗拱,式样简洁、形制比较硕大;这个是宋代的,宋代的斗拱制作技艺达到了一个顶峰。”潘先生指着一个个斗拱介绍道。

在以木建筑为主的我国古代建筑中,出现在3000多年前商周时期的斗拱占据了重要地位,凡是重要的建筑中都必须用斗拱。在现存世界最高的木建构建筑——建于宋辽时期的山西应县木塔中就有60余种的斗拱样式。在我国数千年的斗拱发展史上,历代的能工巧匠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数量可观的结构精巧、造型优美、式样繁多的斗拱。“要说起我对斗拱的兴趣,主要来自家父的影响。”潘先生的父亲就是有着“斗拱王”之称的潘德华。在扬州甚至在全国的古建行业,“潘德华”都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我国古建大师罗哲文先生曾说:“潘德华是自学成才的古建专家,他与我同出‘班门’,有同样的学习、成长经历,而且对斗拱情有独钟,是多年‘以古建会友’志同道合的朋友。”“当年家父写《斗拱》专著的时候,历时12年,对国内遗留下的著名古建筑以及相关书籍都进行了考察、阅读、研究与分析,并亲手绘制了300多幅墨线图,1000多件斗拱分件图,他的《斗拱》一书可以说是他亲手实践的结果。”

在父亲的熏陶下,潘先生自然而然地也迷上了斗拱。1994年左右,为了验证《斗拱》一书中的斗拱样式图的准确性,潘先生和父亲决定依照图样将之复制出来。“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了我的斗拱收藏。”潘先生收藏的128式斗拱全部为兖州柏材质,其中,式样最早的是南北朝时期的“一斗三升式”斗拱,其原型在河北磁县南响堂山7窟中可以见到;式样最繁复的则是清代“宫廷官式”斗拱。与唐宋时期的斗拱相较而言,清代的斗拱构件变小,层层外挑,式样要复杂得多;最难得一见的是仿制日本唐招提寺里的“方头昂”斗拱。据潘先生介绍:这种方头昂斗拱目前在国内已基本看不到了。但这种方头昂斗拱并不是日本建筑原来独有的,而是当年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时带去的。虽然现在国内已见不到建筑实物,但是在汉墓出土的明器中就有这种方头昂的建筑模型。其之所以在中国绝迹,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淘汰了;样式最为现代的则是一个宋代的斗拱样式,其外形与一架飞机模型十分酷肖。

当年为了这128式斗拱的制作,潘先生付出了很多辛劳。“首先要找到能做的师傅,不仅手艺要好,还要能够看得懂图,并且愿意花时间去做。几经辗转,好不容易找到了江都的李圣山师傅,这个木工世家出身的师傅为了帮我制造这128式斗拱也是吃尽了辛苦。至今,我都很感谢他!”说起仿制的过程时,潘先生感慨道。从斗拱的收藏,潘先生又延展到了对木雕老物件的收藏。“看着这一件件凝聚了古代和现代木工匠人智慧与心血的木雕与斗拱,我就为我们国家拥有的古代建筑骄傲,为我们历朝历代的匠人们骄傲。闲暇时,我喜欢一件件审视它们,用心去聆听它们的故事,充分享受收藏它们的乐趣。”潘先生说道。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22个中国传统村落首次拥有自身“档案”

下一篇:四川古建筑测绘图集(第3辑)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