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新昌县文物普查组在距香林寺遗址(始建于周显德四年(公元957年))约一公里处的竺道园山上,见到了不少瓷状碎片及烧制窑具,烧制的多为民间日用的盘碗之类,以碗为主,多数已上釉,可见当时烧制技术已相当成熟。
据调查,古时称东宅村竺道园山一带为“瓦窑畈”,曾设有不少瓷窑和砖窑,村民曾在竺道园山窑址周围的良田里刨出较完整的青瓷碗与酱瓷碗。古窑建于什么朝代文献无考,走访村中的几位年长者,均说不清所以然,有一长者讲述,大约在清代咸丰年间,这一带的古窑还在“烧碗”。至今村里还流传着一个故事,晚清时期,该村有一位名叫吕金土的人陪亲戚到“瓦窑畈”去看瓷器,结果因瓷窑倒塌,不幸葬身于窑底。然从散布地面上的瓷状碎片中,仅有青瓷与酱瓷两种釉色,找不到明清时常见的青花瓷片。
分析“瓦窑畈”一带是否藏有大量的古代窑址,有待继续调查。从目前竺道园山上所发现的瓷状碎片和各种窑具分析,该窑址始建于宋代,窑床坡度约十度左右。碗的形状为浅腹,口沿外敞,浅平圈足。胎色有青灰,火红。釉色为青绿,酱褐,制作较粗糙,里外施釉,施釉不到的,并有挂釉现象。窑具品种较多,未见窑床暴露,废品堆积层厚达一米左右,窑址分布面积约两万五千平方米。(浙江文物网 曹鑫江)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