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文物普查组在我县西路八洞镇普查时,发现并登录一处重要而又极富时代特色的水利设施建筑——桂花桥渡槽。
该渡槽座落于八洞镇群益办事处月明寺村2队,是一座条石垒砌的连拱渡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建修团结水库后由乐安、西平、城郊三区的万余名农民就地取材,用三年时间建修而成。该段渡槽长800余米,中部共设有16个大孔,跨于松树山与尖山沟之间,约400余米。孔的大小不一,孔宽20-40米,大孔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大小不一的小拱券孔,这样做的目的不仅可以节约材料,又能使渡槽的外表更加美观。槽面距地面最高处达29米,槽宽2.9、深2米,槽埂外部逐层上收,通宽6米。孔墩的条石上分别刻有“红星公社建”、“前锋公社建”、“和平公社建”等字样。
该渡槽是团结水库的枢纽,它的建成不仅为当时灌溉西平、乐安、城郊三区的20余万亩农田作了较大的贡献,而且仍为今天的农业生产以及人们的生活起到重要作用。说明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广大人民群众响应党中央毛主席 “大兴水利、造福百姓” 的号召。体现了当时人们克服困难,采取生产自救,追求美好生活的具体体现。(三台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 三台县文物管理所 吴俊梅)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