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正在消失的古建筑?

日期:2015-09-07     浏览:1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中国古建筑学会-新闻动态
端午小长假期间,一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广州民国建筑金陵台、妙高台,未能在缓拆令下幸存,夜间遭到野蛮拆毁,只留下断壁残垣。

  金陵台、妙高台曾是粤剧名家“万能泰斗”薛觉先的居住地,在广州非常罕见,历史、艺术价值极高。这一被认为是“熊猫级”的建筑,缘何又成为钢筋水泥丛林的牺牲品?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政府管理者缺乏敬畏之心。因为三年前就有民间人士呼吁金陵台、妙高台亟待呵护,一年前规划部门下了缓拆令,可至今仍未将其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加之广州历史建筑名录尚未出台,导致其无法获得有效保护的身份。另一方面是违法成本太低,即便最终认定其属于历史建筑,罚款上限仅为50万元,这对开发商来说,根本起不到威慑作用,公然私拆也就不难想象了。

  类似的强拆事件并未走远。2012年1月,北京文物局表态将严格保护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在开发商“维修性拆除”的名义下被强拆;同年2月,蒋介石的重庆行营在“保护性拆除”的借口下被强拆……这些伤害城市文脉的行为,有悖于世界潮流,也违背公众意愿。在近年一轮又一轮的开发热潮中,一些凝聚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古建筑,或被无情损毁,或被“保护”得面目全非。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约4.4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已消失,这样的局面怎不让人痛心?

  一座城市的形象,不仅是城市的面貌、社会的秩序,更是民众的感受、贴心的服务和包容的文化。作家冯骥才说过,影响一个人心灵的是音乐,而影响一个人全部的就是建筑。在文化遗产里,建筑并不是简单的学术上的建筑学,她首先是历史的见证,是历史留下的活的空间,是一个地域的代表,是一种审美价值的表现。从这样一个角度去看待古建筑,就要比本身丰富得多。

  古建筑的价值在于其穿越历史沧桑背后的深厚内涵。如果把古建筑仅仅当作改造对象,而不强调及时保护和有机更新,是没有文化的表现;如果看不到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所在,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古建筑难免成为眼中钉。

  拯救正在消失的古建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决策者应强化历史责任和人文关怀,多一些冷静的态度和长远的眼光,少一些政绩冲动;文物主管部门抓紧时间进行普查,对古建筑进行文物界定,尽快将更多古建筑纳入保护范围内;政府舍得花财力、精力、智力,注重在活态传承中保护,走出重申报、轻普查,重效益、轻保护的怪圈。另外,如何走出千城一面的尴尬,让古建筑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生存下去,加快文物保护法修订、完善、补充等立法进程,同样显得重要。

(来源:)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香港“活化”古建背后的故事——专访香港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龙炳颐

下一篇:别总是卖完地才想到保护古建筑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