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鞍子山积石冢出土罕见牙璧_古建资讯_ 古建筑资料_99古建网

辽宁鞍子山积石冢出土罕见牙璧

日期:2015-06-04     浏览:2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辽宁鞍子山积石冢出土罕见牙璧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完成了对大连鞍子山积石冢的考古发掘,其中,出土的玉器以牙璧和方璧最具特点,证明该处积石冢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其墓主人身份显赫。     鞍子山积石冢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城子街道后牧村鞍子山山系西侧山脊上。该山脊呈南北走向,海拔165米,积石冢沿山脊分布,长达150米左右。     2014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师范大学开始对该遗址的联合挖掘,目前已基本结束。     该遗址出土22件陶器、41件玉器、36件石器。出土陶器以小珠山五期文化为主,年代应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出土的磨光黑陶、蛋壳陶、单把杯等具有浓厚的山东龙山文化因素,一些陶器使用了快轮拉坯技术,器底留有明显的切坯痕迹,这些技术在辽东地区一般性居住遗址中很少见到。     据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介绍,在大连鞍子山积石冢出土的玉器中,以牙璧和方璧最具特点,其中,3件极具特色的玉璇玑更是难得。璇玑也称牙璧,其外缘有3个朝同一方向飞翘的牙,间距大致相等,中间有一个椭圆形的收腰孔,有说法称其在古时承担天文用途,表明此处积石冢等级高,主人地位显赫。     积石冢是东北亚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盛行的埋葬形式之一,在中国东北地区、北韩半岛、日本西部地区均有发现。     经考证,该地区的积石冢出现于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属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史前文明时期。在该地区发现和发掘的史前时期遗址主要为房址、灰坑、野外灶址等生活遗址,墓葬遗址极为少见。由于积石冢须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建成,它也是当时社会组织体系进步的标志。     本次发掘表明大连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文明发源地,为研究该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社会发展、生活习俗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是中国考古界探寻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史前文化交往的一个重大发现。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鄞州区“一普”新增革命文物75件

下一篇:新余古民居古建筑有了“保护伞”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