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古村落”?如何让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共融

日期:2017-09-28     来源:www.99gujian.com    作者:古建筑    浏览:10    评论:0     标签:古建筑保护
核心提示:  自从有了记住乡愁以后,乡村,尤其是古村特别受到人们的关注。有的古村成了旅游的热点如我的老家福建培田村。然而,什么是古
   自从有了“记住乡愁”以后,乡村,尤其是“古村”特别受到人们的关注。有的“古村”成了旅游的热点——如我的老家福建培田村。然而,什么是“古村”?怎样的乡村才算“古村”?至今仍有点说不清楚。有专家说,这“古”和“今”如何分界?不如按照比较科学的说法,将由传统建筑(含传统民居、祠堂、书院等等)为主构成的村落,称之为“传统村落”较好。据介绍,现在建设部等“官方”就明确将“古村落”定位为“传统村落”了。
  然而,叫“传统村落”是比较“科学”和“准确”,但似乎太“学术化”,不“接地气”,一般老百姓还是比较容易接受“古村落”。何谓“古”?一般历史学的分界是:鸦片战争以前的算是“古代”;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算是“近代”;1919年以后算是“现代”。“建筑史”可能也是参照这样的划分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就从远古编到了明清时期(1840年)。
什么是“古村落”?如何让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共融
  然而,中国建筑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到1840年都算“古代”,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1840年以后的建筑是不是就可以算“近代建筑”,就要大打疑问了。中国建筑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发展缓慢,还有就是建筑大师梁思成说的,中国建筑实际上是“不求原物长存之观念”的,“我国对于居室之传统观念,有如衣服,鲜求其永固,故欲求三四百年以上之住宅,殆无存者”。如果以1840年划线,现在留存下来的“民居”,恐怕没有几座属于“古建筑”,这显然不符合中国的实际。
  1840年以后,中国遇上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李鸿章语),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无不受到来自西方的极大冲击,建筑其实也是一样的。但是,中国传统“建筑之术”,由于是“师徒传授,不重书籍”(梁思成语)的,而且是“千年一贯制”,西方建筑理论和技术,传到中国,影响到城乡各地,速度是非常缓慢的。
  到了二十世纪初,受到西方影响的、有西式风格的“近代建筑”才在中国沿海城市登陆和向内地扩展。闽西地区龙岩中山路、长汀水东街,还有一些乡镇如龙岩白沙、龙门,武平的中山等地,都有不同于中国传统建筑的“近代建筑”。至此,近代建筑的开始在中国发展,同时也标志着延续千年的以围式平面为代表和木构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建筑开始走向终结。
  中国传统建筑无法继续发展,和西方现代技术和建筑理论的输入有关,但更主要的是,支撑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条件:丰富的木材资源和土地资源已经越来越紧缺。中国传统建筑布局和木构架主体,是要消耗大量的土地和森林资源的。如连城培田继述堂,一座房子就占地十亩以上,耗材“萃十余山之树木”。显然,人口已经大大膨胀的现实,使原有的建筑形式无法持续。
  中国传统建筑和传统的中国建筑业成了“绝响”之后,二十世纪初以前建成的中国传统建筑就成了“古建筑”。体现辉煌成就和民族智慧的中国古建筑除了宫殿、寺庙、园林等等,就是量大面广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居。“民居”又称“宅”,即住所、房子,闽南方言也称“厝”。“古民居”,也就是“古宅”。保留较多“古建筑”(传统建筑),以“古建筑”(传统建筑)为主体构成的传统村落、同时保留传统乡村文化内涵和民俗民风的村落,就成了“古村落”。
  文化学者经常感叹,保护古村落甚至比保护故宫还难。不仅因为古村落的保护涉及建筑、文化、经济、社会、观念等方方面面,也不仅因为人力、智力、财力资源匮乏,更是因为在“过度商业化”和“文化空心化”的双重挤压下,古村落失去了“烟火气”的滋养,一些原有的特质文化已经在走向消亡。
  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各地的保护方向往往更加重视有形建筑的修缮保护,而忽略了对无形的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在这样的保护认识与理念下,传统村落将可能变成一个个没有文化灵魂的建筑“标本”。
  古村落保护问题归根到底是文化延续出现了断裂,不少“文化遗产”正在变成“文化遗憾”。不少“保护”的传统村落,传统的、充满人文关怀和民族智慧的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被无度地商业化,传统文化被商业利益所抽空或取代。与“过度商业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农村正在经历“空心化”,除了许多村民外出打工,村庄无人居住,还有许多传统村落原有的特质文化已经消失,造成“文化空心化”。
  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就像天平的两端,如何为其加上平衡的砝码依然是个难题。保护古村落不可能拒绝发展,但又不能盲目发展。古村落建设,只有适度开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才能让村民安居乐业,才能延续生命力。显然肇兴侗寨多元的文化传承和产业化的和谐发展之路,为其他古村落的保护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什么是“古村落”?如何让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共融
  虽然肇兴侗寨早已开发旅游,各种商店和旅馆比比皆是,原本偏远的村寨,摇身变为旅游景点,现代商业为寨子注入了新的韵味。但是和国内其他著名古镇的过度商业开发不同,肇兴古镇在原生态和商业文明、文化保护和市场开发之间找到了平衡。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大概是我们对传统村落的期待。肇兴抓住了现代人对乡愁的集体追忆与缅怀,通过保存完好的侗族传统村落布局、质朴的侗族传统生活气息和多元的侗族传统文化习俗共同凝聚的文化张力,将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实、陈旧与新鲜自然而然地融汇在一起,并让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材料、工艺、形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又重新获得审美价值。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一个村落的特色风貌,应该是当地居民生活的缩影,也是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肇兴侗寨将村落的民俗、文化、艺术,在村民现实生活场景中自然流溢、展示,当地人至今依然保持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在这里,没有临街的喧嚣和各种花哨的广告招牌,有坐着发呆的老人,有看孩子的妇女,还有趴在地上的狗,他们会打量一下游客,然后又去做自己的事情了。村民和游客就像两条平行线,看似交融却又互不影响。
  古村落文化的“卖点”,恰恰在于其具有当地民众特有的生活气息。也正是这种古朴和淡然的文化秉性,让肇兴侗族文化的发展从容不迫,自然而然地走出了一条“活态”发展的保护之路。为了守住古村落的根与魂,当地政府也不断对侗族文化进行活化再造和活力创造,浓缩了侗戏、侗族大歌、小歌、琵琶歌这些民族元素的《醉美肇兴》侗族音画歌舞演出,体现的就是变通发展的智慧,毕竟没有时代感的文化就是一种没有生机的文化,也无法引发群体的共鸣。同时,当地村民以古村落核心文化为载体,发挥文创点石成金的力量,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并反哺文化的传承,也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古村落保护的文化生态循环体系。
  毫无疑问,保护古村落,既要保护外在的“筋骨肉”,更要传承好内在的“精气神”。肇兴侗寨的“活态”发展也再次证明,只有让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共融,让村落景观与人文内涵共生,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鸣,我们才能赋予古村落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其融入现代文明的风景。
学习更多古建知识欢迎关注:古建筑百科古建筑学习栏目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古建陶村:远处,那山、那水、那陶村

下一篇: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公告:做好历史古建筑的确定、挂牌和建档

 
 
更多>墙裂推荐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