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筑:打开一扇窗,看见悠远的美

日期:2017-11-06     来源:www.99gujian.com    作者:古建筑    浏览:84    评论:0     标签:古建筑知识
核心提示:  自十一长假以来,园博园三个字高频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耳边,成为郑州人,乃至河南人关注的焦点。  漫步郑州园博园,我们发
   自“十一”长假以来,“园博园”三个字高频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耳边,成为郑州人,乃至河南人关注的焦点。
  漫步郑州园博园,我们发现园内仿古建筑很多,称得上是一个古建博览会。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古建荟萃园中,领略了豫园的恢弘厚重,转身就步入北京园的富丽端庄,再转身又遇见扬州园的轻盈诗意……
  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以“传承华夏文明,引领绿色发展”为主题。众多仿古建筑,以生动的造型、优美的曲线、丰富的色彩,打开了一扇领略传统之美的窗口。
  “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飞檐花格窗。”中国古建有着独特的元素,独特的美。
  世界上主要的建筑体系中,西方国家多以砖石结构为主,唯有中国古建以木结构为主。中国古人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属性和特点,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丰富而巧妙的结构美和装饰美,其复杂和精微都是砖石结构所没有的。
  利用木结构的特点,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创造出雕梁画栋、高耸斗拱、精美装饰,以及屋顶多变的檐角和优美的曲线——中国古建特有的大屋顶。这种屋顶上部巍然高耸,檐部如翼轻展,既壮观又生动,气度不凡,神韵独具。“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深爱古建的梁思成曾这样评价。
  中国古建还注重与大自然的关联,如贝聿铭所说:“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放进光线和新鲜的空气;但对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画框,花园永远在它外头。”
  数千年的中国建筑史实际也是数千年的文化史,古建积淀着社会伦理、风俗习惯、宗教精神、审美意识等丰富的文化蕴涵。
  近些年,中国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建材的使用,迅猛地涂抹我们的记忆,改变着建筑物的形态,令我们的居住和办公条件大为改善。但受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影响,倡导功能至上,形式单一而冷漠,忽视了建筑在文化体系中承载的文化记忆和生活情趣功能,造成众多城市“千城一面”。
  在这样的背景中,仿古建筑日渐兴起,尤其在旅游景观建设中大量出现,虽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但总体上说非常讨好,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喜爱。
  仿古建筑为郑州园博园增色不少,它们营造出婉转、舒缓、优雅的氛围,见惯了郑州摩天大厦的人们,行走在造型生动、曲线优美、蕴含传统之美的仿古建筑之间,如同见到久别重逢的老友,倍感亲切、温馨、安闲、舒适,在密集楼群中累积的紧张瞬间释放,心情瞬间舒展开来。
  作为当代建筑的一部分,仿古建筑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民族精神的延伸,也让人们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韵味。如同济大学学者赵侃所言:“仿古建筑形式的出现,为多元文化的社会增添了一条历史和现实之间沟通的桥梁。”
  仿古建筑:打开一扇窗,看见悠远的美
  □策划文体新闻部执行首席记者姚伟文记者白周峰摄影
  仿古建筑缘何兴起?
  “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杜甫登洛阳玄元皇帝庙,一览山河形势,写出这样的诗句。在诗人的感觉里,人、建筑和大自然浑融而亲密。
  古诗词中,有大量与建筑有关的名句:“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岁月荏苒,大量古建早已不复存在,令人无限遗憾。
  但不经意间,我们身边的仿古建筑渐渐增多。开封的御街、开封府、清明上河园,洛阳的明堂、天堂,武汉的黄鹤楼,以及西安、杭州等古都或旅游城市,纷纷建起仿古建筑。也有一些公共建筑使用了古建元素,如河南博物院、苏州博物馆等。
  仿古建筑,一般指运用现代建筑技术展现古建筑的外表形态。这种建筑形式何时兴起?缘何兴起?
  仿古风缘起百年前
  仿古建筑的兴起,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其推动者一是进入中国的西方建筑师,一是第一代留学欧美的中国建筑师。
  进入中国的西方建筑师,对大量迥异于西方的中国古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研究并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他们普遍抓住了中国古建的大屋顶特征,运用西方建筑固有的三段式,在顶上加上传统的屋顶。他们还把斗拱作为建筑装饰,附着在高高的建筑实体立面上。
  更重要的推手,是中国第一代留学欧美的建筑师。他们学成归来,就开始思考,如何运用先进的建筑理论与技术,弘扬传统建筑优良工艺,创作中国民族形式。他们掀起了“吾国固有之建筑形式”的讨论与实践热潮,并开启了一项重要工作:整理中国的古建筑遗迹,建立完善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代表人物有梁思成先生,他主持的营造学社,跋山涉水,整理了中国古建筑的遗迹,为后人继承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做了坚实的工作。与此同时,这代建筑师创造了相当丰富的民族传统形式的建筑作品,如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等。
  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是1915年至1936年逐步建成的,以南大门、大礼堂为中轴线,博文楼、博雅楼、东西斋房位于两侧,形成四合式、中轴对称的传统格局。大礼堂为主体建筑,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重叠式屋顶高低错落有致,周边四角微微挑起、左右对称。屋脊之上,端坐形态各异的脊兽,檐下则雕龙画凤,栩栩如生。礼堂入口处四组八根巨柱直通檐口,更增强了雄伟庄重的气势。
  这一代建筑师仿古的动力,是民族自尊心。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希望学习借鉴西方,但又不愿全盘西化。如广西艺术学院王弦先生所言,他们的尝试和努力,是仿古建筑兴起的源头。
  “千城一面”令人烦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建筑界开始变得生机勃勃,对各种建筑形式理论展开探索,新技术、新材料不断采用,城市迅猛改变着模样。
  当高楼林立,人们却发现,一切并不像自己期待的那样美满。倡导功能至上、形式单一冷漠的现代主义建筑理论曾风行世界,盛极一时,造成多数城市“千城一面”。中国也深受影响,忽视了建筑在文化体系中承载的文化记忆和生活情趣功能,令我们的环境显得冷漠、苍白、索然无味。
  对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的质疑和否认,产生了后现代主义,这种建筑理论注重心理要求,反对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提倡的“少就是多”的说法,提出“少就是烦”,主张以装饰的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功能至上。这种理论传播到中国,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中国古建最让人瞩目的,就是装饰手段丰富,令人感觉亲切、温馨。因此,后现代主义与怀古情绪结合,推动仿古建筑再度兴起。
  仿古建筑的另一推手,是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喜欢观赏异样的景色,访古猎奇、返璞归真的观赏心理,使仿古建筑得到人们的青睐。仿古建筑很讨好,游人如织,有的几年就能收回成本,因此激发全国范围仿古建筑热。
  仿古建筑兴起的文化因素
  “历史的文化实体莫过于建筑”,古建筑最能感受传统文化氛围,仿古建筑的出现无疑有其合理性。除了发展旅游的动力,以及西方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的影响,仿古建筑兴起的根本缘由,还是人们对古建文化发自内心的怀念。
  仿古建筑兴起的文化因素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建筑美。
  中国传统建筑有很高的观赏性,其曲线优美的屋顶、造型简洁的梁柱结构、雕刻精致的木雕和彩绘、五彩缤纷的内部装饰、端庄坚实的基座构成了完美的形式,千百年来,雅俗共赏。仿古建筑传承中国古建特有的动态美、对称美、装饰美、韵律美,赏心悦目,美不胜收。郑州园博园轩辕阁的飞檐犹如大鹏展翅在蓝天翱翔,使这座高阁静中呈动,有一种生气勃发的美感。
  中国古建筑种类繁多,包括古城、宫殿、寺庙、石窟、佛塔、桥梁、楼台阁亭,各类古建之美,既有共性,又各具特点,宫殿建筑雄伟豪华,寺庙建筑宏大幽深,楼台阁亭清秀幽静。丰富多彩的美感,为仿古建筑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仿古建筑兴起的第二个文化层面,是作为一种建筑符号,一种信息载体。
仿古建筑:打开一扇窗,看见悠远的美
  中国建筑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注重建筑群营造,如李泽厚所言:“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的、个别的建筑物为目的,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的。它重视的是多个建筑之间的有机安排。”
  宫殿、官衙建筑按中轴线排列,井然有序,气度不凡,以空间秩序构建社会秩序,显然由儒家思想主导;园林建筑格局则不规则,非对称,有起伏和曲折,依山就势,顺应自然环境,体现了道家思想对园林建筑的巨大影响。
  同济大学学者赵侃认为:
  “真正尊重传统的建筑并不是简单的复古,更不是传统符号的简单叠加和堆砌,而是恰当地把握传统的神韵,抓住其文化的精髓与内涵,并在建筑中予以恰当的体现。”他认为过度关注建筑形式,缺乏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传达,是目前仿古建筑设计的误区,解决了这个问题,仿古建筑才能提升品位,弘扬民族文化,从而走向更高的层面。
仿古建筑:打开一扇窗,看见悠远的美
  园博园宛如古建“大观园”
  “九州同心”古韵悠然
  站在轩辕阁南望,同心湖畔的华盛轩十分醒目。
  华盛轩没有墙,以梁柱凌空撑起一个大屋顶,那屋顶曲线优美、气度不凡,简简单单而华美无比。这座建筑临水而建,大屋顶倒影在湖中,岸上、水中相映成趣,美得令人心醉。
  郑州园博园原本是平地,以中国传统园林理念,南部挖湖,北部堆山,形成统领全园的主景轴线。轩辕阁建于北部山上,是园博园主建筑,高30多米,明三暗五,突出黄帝文化主题。
  南部的湖叫同心湖,连接全园水系,水系上建仿古桥九座,分别叫冀州桥、兖州桥、青州桥、徐州桥、扬州桥、荆州桥、豫州桥、梁州桥、雍州桥,其相对位置依据“禹贡九州”古地图大致方位而定,共同构建出“九州同心,华夏一脉”的规划主题。
  园内中心区域,规划建设了轩辕阁、豫园、北京园等,其他90多座园环布四周。很多园中都有仿古建筑,漫步其中,古韵悠然。来来往往的游人,不时在古建前驻足欣赏。
  豫园在90多座园中规模最大,这座园位于轩辕阁东侧,占地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豫园采用仿宋式建筑风格,有诗经园、李诫堂、百姓书院等多座建筑,鳞次栉比,红柱黛瓦,沉稳而厚重。
  豫园内长廊曲折,长廊上方200多幅彩绘栩栩如生,弥漫着浓郁的中原文化气息。
  豫园最高大的建筑是李诫堂。李诫是北宋著名建筑大师,中国古建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曾长期从事宫廷营造工作,先后主持兴建辟雍、朱雀门、开封府廨、太庙等重要工程。凭借自己丰富的工程经验,参阅大量文献和旧有规章制度,收集工匠讲述的各工种操作规程、技术要领和各种建筑物构建的形制、加工方法,李诫编修了建筑学巨著《营造法式》。这是中国古代最详尽最全面的建筑学经典著作,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营造法式》的现代意义,在于它揭示了北宋木构建筑所使用的方法,使我们能在古建遗存较少的情况下,对当时的建筑有非常详细的了解。园博园所有宋式建筑,就是按照《营造法式》的记载进行尺度控制、空间布局、细节处理。
  李诫是新郑人,如今在他的故乡兴修大量仿古建筑,为他造一座大殿表达怀念和尊崇,是再合适不过的事了。
  众筹建园确保“原汁原味”
  中国园博会实行“众筹”制度,郑州园博园内,北京园、扬州园等国内城市的园,都是其各自出资,各自设计建设。相当于郑州“大婚”,兄弟城市都来凑份子。这种做法的好处之一,是能够保证各地园林的原汁原味。如果都由郑州设计、郑州建设,只怕建出来的各地园林,都会隐隐约约透出些中原风情。
  北京园位于轩辕阁西南,与沉稳厚重的豫园遥遥相望。
  北京园的主建筑是湖光山色楼。这座楼雕梁画栋,上覆黄色琉璃瓦,恢宏大气,尽显皇家风范。园内最有意思的景点,是讲述北京、河南两地故事的园中园“邵窝静思”。“邵窝”本在河南苏门山,乾隆皇帝将其“搬”到北京,如今又“搬”回河南。
  1750年,乾隆巡幸河南,这次他心情极好,沿途祭拜30里内前代圣贤忠烈祠墓,免除河南农民一年赋税,对所有70岁以上老人发红包。在苏门山麓的邵雍安乐窝,乾隆住了多日。邵雍是乾隆尊崇的大学者,他的“虚明”“内圣外王”等思想很对乾隆的胃口。回京后,乾隆下令在万寿山西部仿建安乐窝,题名邵窝。这次,北京的设计者将邵窝“搬”回来:采用万寿山邵窝平面,以松为屏、梅为坞、竹为壁、止水为镜,建园中园“邵窝静思”。
  北京园建在山上,出了园向西望,只见一座亭子飞檐翘角,小巧玲珑,与北京园大异其趣。信步寻去,发现那是扬州园的重檐六角的“簪花阁”。
  扬州园主要建筑是“邀月堂”和“簪花阁”,园内的房、树、石、水组合成清新灵秀的风景,有着迥异北方园林建筑的风貌。有趣的是,建筑所用楹联与建筑风格十分吻合,邀月堂的楹联为“花间酌酒邀明月,竹里题诗扫绿云”;簪花阁的楹联则是“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扬州历来是风流蕴藉之地,二十四桥明月夜里,春风十里扬州路上,洋溢着浪漫的故事,也“生长”着灵秀的建筑。
  省内城市园中,以商丘园最有特色。
  商丘园的设计灵感来自商丘古城。这座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着三重防护体系,最外面是圆形的城郭,中间是圆形护城河,里面是方形城墙,从高空看,如一枚巨大的外圆内方的铜钱。古城内的四合院鳞次栉比,整体按八卦布局,93条街道把全城分割成许多200米见方的方块,格局如同棋盘。
  商丘古城建于明代,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而在这座城下,更叠压了元朝归德府城、北宋应天府南京城、隋唐时期的宋州治所宋城、秦汉时期的梁国国都睢阳城、周代宋国都城等古城。
  这是一座奇特的古城,集城摞城、水中城、八卦城于一身,堪称世界罕有的特色古城。
  商丘人从古城获得了设计灵感,提出“天圆地方、万源归德”的设计理念,建成了文化主题突出、景观特色明显、浓缩商丘文化精髓、园林艺术水平较高的精品景观工程。
  这是一座立体园林,突破二维空间的边界,营造了三个标高的游览路径以及三条特色环线。展园以中心建筑隐喻古城,以水环隐喻古城的护城河,以天桥隐喻古城的城郭,以下沉的广场隐喻六座历史古城的叠摞。独特的设计,反映了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中,商丘史诗般的存在,这座古城从未缺位,以城摞城的方式,呈现出一条清晰、坚韧的生长线。
  站在轩辕阁内,我们曾询问工作人员,仿古建筑在园博园总建筑面积中占多大比例,工作人员说,本届园博会以体现厚重的中原文化为特色,彰显华夏文明的大气磅礴、深沉激越的特点,打造体现中华文明发源地文化特色的园博建筑。园内仿古建筑很多,有的城市展园以仿古建筑为主体建筑,这类建筑约占总建筑面积的40%。仿古建筑本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背景文化,增强了园博园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吸引力。
  工作人员说,其实历届园博会,都有不少仿古建筑。这些年,仿古建筑逐渐兴起,成为一个重要而有趣的文化现象。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金村治危中修缮古建 古建筑“三文头”“九间”修缮留住乡愁乡韵

下一篇:梁思成手绘的中国建筑《图像中国建筑史》

 
 
更多>墙裂推荐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