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饶平县三饶镇像过节一样热闹,来自粤东各地的民众早早赶来,庆祝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饶平城隍庙大殿修复竣工。一年多来,在社会热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这座有着500多年辉煌历史的古建筑,得到了一番精心的修复,走出了几近坍塌的险境,再度展现出迷人的风采。
各地民众争相见证 古建筑“重生”
昨天上午,绘着威武门神、涂上靓丽油彩的饶平城隍庙大门徐徐开启,迎接前来参观的四方宾朋。经历一番“脱胎换骨”,城隍庙大殿在灿烂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庙顶的龙凤花鸟嵌瓷装饰色彩斑斓,庙内木梁上雕镂精细的人物鸟兽栩栩如生,粉墙上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壁画,更让观赏者赞叹连连。
前来参加庆典活动的,不仅有饶平当地民众,还有汕头、潮安等地的宾客。一踏进城隍庙大门,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把里里外外看了个遍,纷纷感叹,如今城隍庙变化真大,能亲自见证这座古建筑“重生”,实在是不虚此行。整个上午,前来一睹城隍庙新气象的人络绎不绝,不少人一进门就径直奔向捐款处,为后续的修复工程捐出善款。
城隍庙外,来自三饶镇各乡社的14支游行队伍在阵阵锣鼓声中开始巡游,街头巷尾聚集了大批民众观看,城隍庙大门前更是被挤得水泄不通。当地的一位村民高兴地说,城隍庙大殿修好了,大家都别提有多高兴,简直比过年还要热闹。
城隍庙历经 五百多年沧桑变幻
一提起饶平城隍庙的历史沉浮,主持修复工程陈吕宋老人便打开了话匣子。饶平城隍庙的建筑规模为粤东之冠,自古以来闻名遐迩,2004年,城隍庙还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饶平人共同的财富和骄傲。
饶平城隍庙兴建于明朝成化年间,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明清两朝,城隍庙历经多次修缮,香火十分鼎盛。不过,随着历史变迁,城隍庙的命运也渐渐发生了变化。解放后,这座古建筑连遭厄运,不仅庙内神像陆续被盗,木梁上的金漆木雕也悉数被剜走,庙内文物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推荐阅读:
昆明沙朗发现疑似大理国古墓
黄土高原发现5000年前就建超300平米单体建筑
新疆罗布泊发现新古城 规模仅次于楼兰遗址
最美六大古楼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