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大山里面,河谷的河谷那头,我们看见了侗族人,还有他们巧手建造的寨子。
好像在世纪的年轮中倒退了几百年。鼓楼、凉亭、风雨桥、侗歌、侗戏、芦笙舞、合拢宴……串串惊喜扑面而来——
风雨桥、鼓楼、凉亭,山水间的惊喜
地点:通道芋头侗寨、皇都侗文化村
侗族人是天生的建筑师,他们把房子建在山脚水边,所有建筑不用一钉一铁,全是杉木搭建,卯榫嵌合。鼓楼、风雨桥、凉亭被称为侗族“建筑三大宝”。
蜿蜒的坪坦河边,以皇都侗文化村为中心,沿黄土、芋头、坪坦、陇城、坪阳一带,构成一条“百里侗文化长廊”。皇都的侗歌、芋头的古侗寨建筑群、马田的鼓楼、阳烂的银饰、坪坦的芦笙……令人目不暇接。坪坦河上近20座风雨桥,其中9座是国宝级文物。
从通道县城出发,西行十公里便到了皇都侗文化村。通过一座高三丈的寨门进寨,一栋栋木楼在路边欢迎你,清一色用桐油漆得发亮。河边,鸡鸣狗吠,随处可见浣衣的侗家女子和戏水的小孩。最抢眼的要数那座普修桥,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大青石的桥墩托起五十来米的木桥,桥上盖着三座多重檐桥亭,尤以中间桥亭最美,是八角攒尖葫芦顶,顶尖泥塑青鸟一只,桥亭檐角饰狮、凤、卷草等。
皇都过去几公里便到了芋头侗寨。清澈的山溪穿寨而过,巍巍山峦形如芋头。200户侗家人分7个聚居点,依山就势,沿溪而建。寨形似龙,鼓楼为龙首,民居是龙身,风雨桥作龙尾。寨门、戏台、凉亭、萨岁堂、古墓葬等一应俱全。
最吸引人的是村里的四座鼓楼:寨中鼓楼、芦笙鼓楼、牙上鼓楼、龙氏鼓楼。鼓楼是侗寨的标志,议事、集会、娱乐之用。每座鼓楼的顶上都有宝葫芦,象征寨子吉祥平安。那牙上鼓楼最险,一半搭在山坡上,一半悬于山坡下,由17根梨木柱子支撑,翘檐凌空欲飞。
一条1.6公里长、108级的青石古驿道辗转于寨子中,边角已被磨去了棱角。一级级地爬上去,回望,袅袅炊烟,黑亮的屋顶层层叠叠。
侗族大歌,天簌之音
地点:通道皇都侗文化村、新晃夜郎寨、新晃贡溪乡天井寨、怀化市郊中国侗文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