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深山侗寨串串惊喜扑面来

日期:2015-09-08     浏览:10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大山的大山里面,河谷的河谷那头,我们看见了侗族人,还有他们巧手建造的寨子。好像在世纪的年轮中倒退了几百年。鼓楼、凉亭、风雨桥、侗歌、侗戏、芦笙舞、合拢宴……串串惊喜扑面而来——风雨桥、鼓楼、凉亭,

g o(B P_V0大山的大山里面,河谷的河谷那头,我们看见了侗族人,还有他们巧手建造的寨子。99古建网/w!@Ig n0V

99古建网 V C%I4|,Q'D

好像在世纪的年轮中倒退了几百年。鼓楼、凉亭、风雨桥、侗歌、侗戏、芦笙舞、合拢宴……串串惊喜扑面而来——

2['d;}*Z:G;H!\0 99古建网%~azPdFC$y8^_+F+R

风雨桥、鼓楼、凉亭,山水间的惊喜

%rO!{]/j4|[6Tg0 99古建网(AHB ?l7x

地点:通道芋头侗寨、皇都侗文化村

5Y&ca/h/\z0

tb} \:v)q5W^D N0侗族人是天生的建筑师,他们把房子建在山脚水边,所有建筑不用一钉一铁,全是杉木搭建,卯榫嵌合。鼓楼、风雨桥、凉亭被称为侗族“建筑三大宝”。99古建网v(\3B%D hT6uO t

t"a6c*Q R#E&i)\?0蜿蜒的坪坦河边,以皇都侗文化村为中心,沿黄土、芋头、坪坦、陇城、坪阳一带,构成一条“百里侗文化长廊”。皇都的侗歌、芋头的古侗寨建筑群、马田的鼓楼、阳烂的银饰、坪坦的芦笙……令人目不暇接。坪坦河上近20座风雨桥,其中9座是国宝级文物。

KU? f|:h*Sf0

@;pE$P(H8o%E4m4g!I0从通道县城出发,西行十公里便到了皇都侗文化村。通过一座高三丈的寨门进寨,一栋栋木楼在路边欢迎你,清一色用桐油漆得发亮。河边,鸡鸣狗吠,随处可见浣衣的侗家女子和戏水的小孩。最抢眼的要数那座普修桥,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大青石的桥墩托起五十来米的木桥,桥上盖着三座多重檐桥亭,尤以中间桥亭最美,是八角攒尖葫芦顶,顶尖泥塑青鸟一只,桥亭檐角饰狮、凤、卷草等。99古建网K A6Lsw cx

99古建网$D!ir:zm

皇都过去几公里便到了芋头侗寨。清澈的山溪穿寨而过,巍巍山峦形如芋头。200户侗家人分7个聚居点,依山就势,沿溪而建。寨形似龙,鼓楼为龙首,民居是龙身,风雨桥作龙尾。寨门、戏台、凉亭、萨岁堂、古墓葬等一应俱全。99古建网c:_WQ%T

99古建网4fG3kZu:p%LU

最吸引人的是村里的四座鼓楼:寨中鼓楼、芦笙鼓楼、牙上鼓楼、龙氏鼓楼。鼓楼是侗寨的标志,议事、集会、娱乐之用。每座鼓楼的顶上都有宝葫芦,象征寨子吉祥平安。那牙上鼓楼最险,一半搭在山坡上,一半悬于山坡下,由17根梨木柱子支撑,翘檐凌空欲飞。99古建网}MxIm"n

J6Y }F aC6cF3x0一条1.6公里长、108级的青石古驿道辗转于寨子中,边角已被磨去了棱角。一级级地爬上去,回望,袅袅炊烟,黑亮的屋顶层层叠叠。99古建网1V6X4ldW)v~#q

"A1f|f ^*E,u0侗族大歌,天簌之音

-\0^vG)n0

KWQ)H'G}2h0地点:通道皇都侗文化村、新晃夜郎寨、新晃贡溪乡天井寨、怀化市郊中国侗文化城

j~ t^^e0

K#Dn0~:l)F)P@0“饭养身,歌养心”。在侗乡,人人爱唱歌。99古建网,t^)[OvIw

@pZM!k[:K\0当叮当作响的银饰在眼前晃成一片的时候,清澈透亮的歌声也响了起来,高高低低,如溪流般旖旎展开,蜿蜒流转。99古建网v"sdB1D

99古建网2o1[8e!O$NJ

连“天籁”都不足以形容这歌声。像一朵朵浪花,随意而又有规律地拍打着海岸;像丛林的夜莺,一声接一声长鸣,相互间传递着某种信息;又像千万只蝉在震动翅膀。原来声音是可以“看见”的。那些动人的声音从姑娘小伙们微张的嘴中一飘出来,我就看见了高山上的瀑布,清晨的百鸟,还有夜空微闪的星光。

t&R/W hm*Ug0 99古建网:J%celK

这就是中国第一个被发现的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人称侗族“三大宝”之一的侗族大歌,据说最多能达到七个声部。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9古建网#[)G#t6Q Cq

99古建网1B8Kh`cn&N

关于侗族大歌的形成有个传说。很久以前,一群侗族青年男女在山上耕种,休息时坐在一棵大树下,相互逗乐取笑。欢声笑语引来山上百鸟齐鸣、昆虫欢唱,青年们被这迷人的声音所吸引,模仿起各种鸟虫的声音。于是就有了蝉之歌、鸟之歌、蛙之歌,最后就有了气势宏大、余音绕梁的侗族大歌。

of*Yhz6[ g Z*a"b0 99古建网'A1v5p QF(i5A+a

“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千百年来,侗族人用歌声驱散劳作的艰辛和生活的困苦,用歌声聚拢一代又一代的族人,守望传承千年的文化根基。99古建网k6t}9@/^2o}m

i+Hnh%z/S$O0芦笙舞,跳一个圆满的天地人和歌与舞是分不开的。99古建网Qf4r"j V

(qBDjGY0地点:通道坪坦乡各侗寨

L bH4a i)a3`2[5CVh0 99古建网!L k$V&B"J*hpY+a JV

侗族人有享誉海内外的侗族大歌,还有让人一见就忘不了的多姿多彩的舞蹈——芦笙舞。那些晃动在鼓楼前和风雨桥边的婆娑舞姿,源于古代播种前祈求丰收、收获后感谢神灵赐予和祭祀祖先的仪式性舞蹈,它同样记载着侗家人的质朴情感和古老风俗。99古建网8SR l]/yK#Q J1a U K

99古建网 _~5W!w2czq5i

被誉为“中国芦笙之乡”的坪坦乡,只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秋收或春播前的农闲期间,无论走进哪个村寨,你都能看到头戴鸡冠帽、身着各色艳丽鸡尾裙的芦笙乐手,伴着悠扬的芦笙曲,开始一场节日的狂欢。99古建网6J'p&prHv

([[.w/J:Sk0“呜呜嘟嘟”,鼓楼前,溪水边,乐手们赤着脚板,和着忽而温柔、忽而猛烈的节奏,踩着并不整齐的脚步,一圈又一圈的舞步旋转。那持笙的手臂和头部向右摆的舞姿,与郁郁葱葱的山峦、青黑的服饰、快乐的表情水乳交融。看,姑娘们也穿着蓝靛色侗服,全身上下挂满银饰,叮叮当当地加入圆圈,转了一圈又一圈。那一竿竿高达数丈的大芦笙直冲云霄,顶端挂着一串串姑娘们织出的五色锦,随风摇晃,起起落落。

:zTV'xxG;y*v%w0 99古建网 `K.b7|*X [a)L Pn

关于芦笙究竟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只知道早期的芦笙是用葫芦做笙斗。在侗族的民间传说中,他们的先祖姜良和姜妹,遇到洪水肆虐时,就是躲进葫芦才避过大劫。于是,芦笙于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个集歌、乐、舞为一体的民族乐器,更是侗族创世纪神话中的一个美学符号。跳芦笙舞,意味着能得到神的庇佑,从而人丁兴旺,大地丰收。99古建网B\0l7|p

mD#D+Jq0合拢宴,醉在“耶罗耶”里

G k _sY jN#@0 99古建网!K9WT3GU5fv)By p

地点:中国侗文化城(怀化市郊)、通道芋头侗寨、皇都侗寨、坪坦村99古建网:h D oK?.\9x

99古建网Ky aC eUIA

侗家人的热情好客是出名的。客人一进寨,村民们就会尽其所能哄抢客人。各家将自家的食物搬过来,桌子不够就架板子拼起来,于是有了后来的合拢宴。逢喜庆或众多宾朋来客,他们都要在长廊里摆合拢宴,喝大碗酒。在怀化市郊象狮坡的中国侗文化城,有最长的合拢宴,弯弯的长廊几百米长,几百人边跳边喝,场面巍为壮观。99古建网dm9`9SLIi8Le

z5d8R qPx$\7x9G0寨门前,红绸横道,十多位身着盛装的侗家姑娘唱着侗歌把酒拦路。想混进寨门的,姑娘们换一个更大的碗,唱着歌,向你婀娜地走来,扯动你的耳朵,挽起你的胳膊让你乖乖从顺。

Y}@M3I'Q?0

C,`CN6R/Hf0侗家人爱吃酸,合拢宴也以酸为主。酸肉、酸鱼、酸菜、酸笋、酸姜、酸辣椒……还有油茶、粘米饭、糯米饭、粳禾米饭、糍粑、小米粑等,每一样都让你唇齿留香。特别是“吃油茶”,糯米的芳香包裹着油茶的浑厚,吃上一碗,久久回味。

?4b6Athf6p0 99古建网I3Xz)l!Kn3JI4B&r)l5p

开席啰。一队队姑娘小伙子唱着“耶啰耶”的酒歌。大家手拉手,“耶啰耶”地边唱边往右慢慢移步。“喝也——”大家喝下杯中酒,又在一姑娘的指挥下,往左退回到原位,喝下另一杯酒后,酒席算是正式开始。宴席间,姑娘们也会选定帅小伙唱歌敬酒,唱一曲,敬一杯。那酒是香甜的,轻易就被搞醉了。99古建网8rv vI UF+D

99古建网/JC~2RaW

傩戏,不可遗忘的远古文明

+wu`1u7I f @0

HP"y.iq%{0地点:会同高椅古村、新晃贡溪乡天井寨99古建网 D:PT.@0A([O8t

99古建网+E7F+tB:C BL

侗戏是民间戏剧艺术的一朵“奇葩”,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戏的内容全来自于日常生活。而皇都被称为“侗戏之乡”,逢年过节,村里老少围坐戏台看侗戏已成了当地的习俗。但是,今天我们要去会同高椅古村和新晃天井寨看傩戏。99古建网GXZj#sa7Z?

`)S W U"t bh0G4g ?0站在鸠坡上俯瞰高椅,眼眶有点湿润。湘西的角落里,还藏着这么一处神奇的地方。

:yr Zjv%d9V(IH0 99古建网zC Uj&`B/O.}nN

看,雪峰山是高高的靠背,左右的矮坡是舒适的扶手,碧绿的巫水一直蜿蜒到山脚,整个村子像一把稳稳当当的太师椅安放在巫水岸边。再次惊叹侗家人的巧夺天工,104幢窨子屋组成一朵梅花开在椅面上。走进去就像走进了八卦阵。

QE3^2r/N2^0

-kw/^L h$RxK6C0高椅人多是南宋诰封威远侯杨再思的后裔,村里85%都是杨姓,侗族。他们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都要演傩堂戏,这种起源于驱邪酬神、消灾纳福的原始歌舞,已流传200多年,有“戏剧活化石”之称。村里处处都有200多年前的傩堂戏面具和画满了各路神仙的五米长的“绿”。傩戏要在五通庙演上三天三夜。演的时候,傩戏艺人身着法衣,头戴法帽,肩搭五彩布条牌带,右手摇师刀,左手执牛号吹奏,在烟雾缭绕的神宗前踏罡步斗,轻摇慢舞。99古建网-kJGP$hp9w}4w&?

99古建网6M ]7B%f%{ d*O f~S

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傩戏“咚咚推”,只有在新晃贡溪乡的天井寨能看到。99古建网N NiL8vxlf x8`

$H^Vo1Wl^/\`,S0这个寨子竟是高高地雄踞在海拔几百米高的山上,碎碎的石板路。片石堆起的围墙有大半个人高,进了围墙,就好像与世隔绝了。99古建网nUi_yF2O;e

99古建网 \7eM b0y'C:c&n0h fQ

开戏之前,全寨人聚集一起行个祭祀仪式。然后炮声一响,表演者身着稻草衣,戴上各种神态的傩戏面具,在锣、鼓、镲三人乐队的“咚咚推”中开始入戏。双脚合着锣鼓点,踩着三角形,不停地跳动,对白全是侗语,剧目多得可以演上七天七夜,但剧本秘不示人。

` C@$y#NN r%}0

1F|e8V5w5W%["MY0老艺人介绍,这种踩三角形的舞蹈,是根据牛的身体而来,牛的头和两只前脚是一个三角形,牛的尾巴和两只后脚又是一个三角形。可以说,是侗族的农耕文化孕育了“咚咚推”。

#lU'r7rb)Ow.C0

[+N.Vl Ps}0链接:

6N2A"F%iaU5i7Y0

OSdj#e:Yf0关于“萨”:

j%o5C&g Cq fm3O0 99古建网9K,m o}'V

侗族历来信仰神,“萨”是给他们赐福消灾的祖母神。据传本名杏妮,为保护侗寨安全,在一次与官府的战斗中,寡不敌众,纵深跳下悬崖。侗家人为纪念她,在各村寨都建起了专门的萨坛。99古建网7I!rb5U _f8Ae {]

&i0d9RUe4dR"[C0侗寨年俗:99古建网q?6}&G4m5|S

99古建网5|t)S)Rf/j4u8NM U#h

年味近了,不妨去侗寨过个年吧。除夕那天要杀年猪、吃合拢宴、跳哆耶舞,初一要闹春牛、初二祭萨岁、初三吃油茶、看侗戏,还有哆毽、对歌等等,一直要闹到正月十五。

}NNRo(E G7?0

{+hq _3?O0节日:99古建网 m*YXOk!X:l

99古建网Q vxdb.T;sp

侗族的节日多的数都数不清。芦笙节、播种节、毽子节、黑饭节、过侗节……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过侗节是侗家除了过年外最热闹的一个节了。在十月底或十一月(不同村寨日期不一样),这一天,家家户户放干门前的池塘,大鱼留给主人,小鱼随便抢,抢到多少带走多少。如果那天你恰巧去了那里,就会被请进屋,享用他们的米酒、酸鱼、酸肉,甚至可以一个寨一个寨吃过去。99古建网fO!s_?n'a

5IB1\ hms,q7{0款坪:

*U2t{9[v ~"t%E0

]7VES.f/B0有的村寨鼓楼前会有一块“坪”,就是款坪,村规民约宣布实施的地方。侗族人是讲款的。谁要是违“款”了,就要罚3个“5”,即50斤肉、50斤米、50斤酒。款坪边有块不起眼的石头,说是八卦石。其他寨子的人来访,领头的要先围着它走八卦步,走得好,坐上席,走得不好,别怪被小瞧。

X H/t;cO(k_8]9O0

_-M8p'tL }e2aPb0推荐阅读:

4R%Z@Fs4f0 99古建网1n`&M R4Q3g

浮梁县沧溪古村面临保护困境99古建网o]vUlB+dK]

99古建网qUA~}l

江南水弄堂现代版“清明上河图”99古建网NA,R#t@rmX

99古建网 V KfBy-l4Nf

黄山祁门闪里镇因“文明”而闪光99古建网6~Z1x3e]ab$d] nx

99古建网~0qt)P`DFR3X

江宁"九十九间半"修缮后迎客上千人拥进

*`k(uXe)R#L0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江宁“九十九间半”“大手术”后开馆

下一篇:铜仁市打造古建筑风景名胜区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