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下午,得到长沙鸿记钱庄和苏州会馆将要被拆除异地重建的消息后,湖南省文史馆馆员、66岁的陈先枢抱着沉重的心情来到现场,想在拆除前再看看它们。“去年长沙西长街教堂被拆除时,市领导曾批示要异地重建,但现在过去1年了,重建还是遥遥无期。有关部门一年前曾决定异地重建苏州会馆和鸿记钱庄,但迟迟未能启动,希望重建能早日付诸行动。”在陈先枢的口中,这个城市,类似鸿记钱庄与苏州会馆这样令人叹息的情况,近年来多次上演。
躲过了“文夕大火”,却在今天消失
“很多人以为‘文夕大火’烧掉了整个长沙城,其实老长沙城有大片未过火的区域,一些老建筑火后又得到了修复,所以大火后的长沙仍保留了古城原有的街巷格局和空间肌理。”陈先枢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文物古迹、具有地标价值的街区和建筑由于开发建设而烟消云散,近年来长沙就有十多处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消失,其中坡子街的福禄宫、幸福桥的鸳鸯井、教育街的中山纪念堂、蔡锷北路的左宗棠公馆、福源巷的左学谦公馆、望麓园的沩宁试馆等,这些老建筑躲过了‘文夕大火’,却在今天消失了。”
“同时消失的还有许多老街,比如走马楼、柑子园、臬后街、北正街、营盘街等短短几年内就消失了,只留了一个地名供后人凭吊。”陈先枢说,“还有一些集中展示长沙传统经济与文化的老街,街道两旁建筑新旧叠加,违章建筑屡拆屡建,老街的整体格局和建筑风格被打破,尤其是周边的高层建筑阻挡了山、水、洲、城的通透视野,破坏了老城千百年来形成的古老空间特色。反映老城居民生活、社会习俗与文化艺术的其他建筑,如亭台楼榭、水井牌坊、佛寺道观及麻石街等多数未能保存下来,老城区的人文环境特色逐渐消失。”
推荐阅读:
佛山专家拍砖:不能搞“空心化”和过度商业开发
宜兴步龙桥
宜兴市新桥
宜兴市东仓桥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