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日期:2015-09-08     浏览:8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苏州日报城市的文化生态与城市形态相匹配,城市形态发生巨变时,与之相随的城市文化生态系统也有其进化轨迹。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互相交融,是互为表里,共同发展,而非此消彼长。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互相交融,不
99古建网5I E~2A5t+Cx

苏州日报

]0~@9F:i5o(F3P0

I3W#c-s8O:N0城市的文化生态与城市形态相匹配,城市形态发生巨变时,与之相随的城市文化生态系统也有其进化轨迹。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互相交融,是互为表里,共同发展,而非此消彼长。99古建网t/a s/g[:{M

S'S5UX+Zl4SgQ0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互相交融,不仅是在城市布局、建筑风格、物质形态上,还要在精神文化上相交融。99古建网,dgTO zrSQ:}

S b!v(W @wL0昨天凌晨,由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携手北京艺都国际传媒公司共同举办的活力岛音乐节,在乐迷们的呐喊声中落下了帷幕,它与乐迷们定下了“明年不见不散”的约会,气氛之狂热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WQ9FaK,}N0

M:d*U1cSEZ(J0按照组委会官方说法,音乐节巨资投入邀请国内外顶级流行摇滚乐队加盟,是想在打造中国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树立中国最顶级的音乐节品牌的同时,向全世界展现苏州——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形象。99古建网F5m"e:J"L]wp {

0_2D d5^dq0这是一个充满勇气与智慧的决策。开幕前夕,一些外地学者与本地市民还以质疑的心态看活力岛音乐节:一个以摇滚乐队、嘻哈唱腔、重金属般激烈的露天广场表演方式,与苏州传统文化形态到底兼不兼容?

3@l7Z.U6BF1i!D+`R0

ChC)\ n0历史上的苏州人确实喜欢用“雅”的方式欣赏艺术。厚重深邃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赋予苏州精致细腻、谦和儒雅的文化品格,也渗透在苏州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苏州的园林与刺绣艺术,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内敛而精致。

'zh-[ n K1gA:|0 99古建网GP`O fg`#m7M

此前一系列相当劲爆的体育文化赛事最终黯然退出苏州市场,似乎也在证明了这一规律的存在。苏州职业足球俱乐部折戟沉沙、新浪狮篮球队的黯然离去……他们的退出声明中有一个相同的说法:苏州太文静了,缺少狂热氛围,看球就像在听评弹。

z2[D.[8MVL0

2?M+hL3fGq0事实果真如此吗?

t,{4gtq-I O!E0 99古建网w,C(SW8`N7E9O

城市文化形态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城市的文化生态是与城市形态相匹配的。城市形态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最大特征是对过去延续,同时还有对新的创造力的要求。也正因如此,与之相随的城市文化生态系统也有它的进化轨迹。

(W P#U qM,A7D0

g#|'^eG g?0我们看到,作为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苏州孕育出昆曲、评弹、刺绣、玉雕等一系列地方特色鲜明的文化艺术。改革开放30年以来,苏州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经济大市、一座人文精神与经济发展并重的城市,向全世界演绎“洋苏州”与“老苏州”并存的“双面绣”。

JS9g)KFpC-Ep`0

8VPnU6qzb5e0当前,苏州市委提出了“三区三城”的发展目标,致力于把苏州打造成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和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以及高端产业城市、最佳宜居城市和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既要保护继承历史名城的文化渊薮,更要与现代文明兼容并蓄、相得益彰,成为一个必然选择。市民欣然接受露天广场音乐节劲爆艺术表演,正是基于此情此理的文化现象,这也是由城市文化生态的自然进化规律所决定的,浑然天成。99古建网+f6EQ7y$v A2M`-|

99古建网 {(hC`L$No

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互相交融,是互为表里共同发展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活力岛音乐节唱响之时,世博苏州馆里也同样上演着激情一幕。在吴侬软语演唱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声中,苏式家具、双面绣的现场表演也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的目光。 “疯狂导演”宁浩执导的世博苏州官方电影同时播出。电影在墙上和地上同时投映,上面春雨绵绵,下面行人打伞,通过墙幕与地幕的配合,展现出浓郁的水城气氛。影片中使用大量低空航拍镜头,全景式演绎了苏州的文化气质和风采。99古建网vFOz8Us'b)M.G

j3xs9YQc?+|f/f0这是一种新尝试,在苏州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积淀上,以现代文明的表现手法与艺术形态,用好苏州历史文化的各种元素,使之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k*rQ6I3}0

,eB @*a_&G-R0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互相交融,不仅落脚于城市布局、建筑风格、物质形态上,还要在精神文化上两相契合、水乳交融。 2009年底,苏州首个城市总体设计通过专家论证,苏州将按照规划,形成十字轴带、五楔渗透、多心多点、绿廊相通的城市形态。紧接着古城改造与保护的大手笔开始启动。今年4月,虎丘地区综合改造工程启动,将进一步深度挖掘文化遗存,重点恢复花神庙、西山庙等,修复塔影园、李公祠等一批历史景点;建设好金鸡墩遗址公园、吴文化博物馆,建立工艺品文化展示区,并逐步拓展到评弹、昆曲、苏剧——吴文化“三朵花”展示区,培育集中展示吴文化民俗风情的集聚区,力争两到三年的时间,将虎丘地区打造成苏州“城市客厅”和吴文化核心区域。 6月,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工程启动,不仅要着力改善桃花坞的文化环境,更要将其打造成为吴文化的重要窗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区、古城旅游的新亮点。

Q/o$@ Ss}&\0

a wz.[2r,zx|0值得注意的是,苏州人对这些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不同于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也不限于单纯的历史古迹修复,而是在有限的空间里、诸多约束条件下,对整个区域进行系统科学的保护、改造、整治,实现功能和形象的全面改善和提升。

7iN)xu#t"|bE` c0

SLMf1GZgV0这种对历史文化片区的整治保护利用,就是要把城市文化建设摆到城市发展的战略位置,在传承好吴文化人文精神的基础上,使苏州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时尚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现代经济服务,为现代人的精神需求服务。

Be7?7t$u"O]&{}0 99古建网(|7LJC LG[%z:x

钱建伟99古建网 \5HA'dCZx'mP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古墓“魅影”现身法库挥锹抡镐盗掘辽墓

下一篇:三十年友城史见证“融汇”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