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
【苏州香山帮世博会专题报道】(一)
香山帮技艺有了活标本
■体验馆奠基仪式昨在香山工坊举行
■建造过程将在世博苏州馆全程直播
本报讯(记者 继东 实习生 臧晴)昨天上午,位于吴中区胥口镇的香山工坊古建文化产业基地内一片欢腾,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体验馆“承香堂”的奠基仪式在这里举行。
年近九旬的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出席了奠基仪式。“目前我国面临古建营造技艺的消失危机,我们要抓紧抢救和传承这些特种手工艺。 ”罗哲文说,“承香堂”的营建,不但有助于在手工艺上继承传统,更能以创新的形式探寻这项传统技艺的发展之道。
据介绍,从匠心独运的苏州古典园林到气势恢弘的北京皇家宫殿,香山匠人的技艺折服了整个世界,香山帮古建营造技艺也成为明清以后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流派。作为一项传统民间工艺,去年,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与端午节、宋锦、缂丝被打包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人们能真实、完整地了解香山帮建筑工匠的传统造园过程,推进这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苏州香山帮营造协会、苏州香山工坊开始着手打造这一处意义非凡的古典园林建筑。
据香山工坊董事长冯晓东介绍,“承香堂”以苏州古典名园留园“鸳鸯厅”的厅堂建筑为设计参照物,在设计中糅进香山帮的各大技艺工种,并由各项技艺的国家、省市级传承人担纲设计和施工。整个施工过程将严格按照传统技法和规范建造,使整个建筑做到无钢筋水泥、无现代型材、无电动工具的“三无”使用,以纯手工的方式原汁原味地再现传统的工艺流程。“它将成为香山帮传统技艺传承下去的一个活标本。 ”冯晓东介绍说,目前参与“承香堂”营造的香山匠人均为该项技艺的传承人或经验丰富的传统匠人,他们的年龄基本在四五十岁。“20年后这批匠人做不动了,这项技艺怎么传承下去? ”继承该项技艺,必须在前辈的口传身授的基础上进行实践,为此,冯晓东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20年后,“承香堂”将被下一代香山匠人拆掉重新组建,并以此为周期进行反复拆建,让香山帮的传统技艺在“承香堂”上得以延续。“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跟踪拍摄。 ”冯晓东说,一些传统习俗和各类传统仪式也将在营造过程中再现,并将作为香山帮技艺的音像资料进行存档,使整个建筑成为香山帮传统建筑技法的样板实例,以供今后的教学和研究使用。
据悉,上海世博会期间,“承香堂”的建造过程还将在苏州馆进行全程直播。届时,游客们在馆内欣赏苏州古典园林的同时,还能观看到传统园林古建的营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