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匠人展现文化自信力

日期:2015-09-08     浏览:10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苏州日报有位精通英语的朋友说过这样一件事,他去北京出差,在天安门广场遇到了一批老外,他们又是拍照,又是问这问那,我的朋友知道老外不了解天安门的设计者是来自太湖之滨的蒯祥,马上用流利的英语告诉他们,

.sH4m-P.m/V0苏州日报99古建网lq @LQ!o f"|

99古建网ZI ~}6~)EZ!s]

有位精通英语的朋友说过这样一件事,他去北京出差,在天安门广场遇到了一批老外,他们又是拍照,又是问这问那,我的朋友知道老外不了解天安门的设计者是来自太湖之滨的蒯祥,马上用流利的英语告诉他们,老外听后,连说OK!朋友说,在天安门前,强烈感受到传统建筑散发的艺术魅力。

Z/NYs,u/y GV;g0

lY T+L5^#r V"W+_0蒯祥来自吴中区的胥口镇,死后葬在胥口的渔帆村,他是香山匠人的祖师爷。明朝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做了永乐皇帝。过了几年,永乐皇帝决定迁都北京,蒯祥就是在营建故宫的时候脱颖而出,他以香山匠人独有的技艺和组织能力成为一个建筑 “帅才”,出色地完成了皇帝布置的任务,皇帝也“每每以活鲁班呼之”。99古建网 QS9yn"NR9e

99古建网'z6c bb-pI2H

香山匠人用精湛的技艺展现出建筑文化的自信力,这种自信力来自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地域特色。当我们欣赏香山匠人巧夺天工的建筑与家具精品时,就能感悟到这些作品无不体现了吴地工匠身上所独具的文化气质,是太湖山水陶冶了他们的审美情操,也是太湖的山水孕育出香山匠人的建筑文化,“水墨江南”的自然特色渗透进了香山匠人的骨子里,粉墙黛瓦成了香山建筑风格的一种标志。99古建网Y{f(E&Z

99古建网0CO&r-_sq c'U

香山匠人能展现建筑文化的自信力,得益于他们一脉相承的高尚匠德。不少匠人还记得,自己刚跟师傅学生意时的一些规矩,比如要尽量为东家省材料,做家具时要想方设法用好材料,制作力求精益求精。他们不像一般的小匠人,总习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不求上进,他们始终把技术创新看得很重,明式家具为什么这样受欢迎,正因它既简约又美观实用。香山匠人高尚的匠德,还在于他们没有一般匠人互相拆墙脚的坏习气,看到同是一个乡里做木工的都要帮上一把,大家抱成团,所以才能形成气候,“香山帮”的名气才能做出来。可以说,“德技双馨”构成了香山匠人的文化内核。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人的文化自信心也变得越来越强,人们在寻找传统建筑文化的元素时,“香山建筑”就自然被推到了市场的前沿,时下许多百姓喜欢把自家设计成“香山风格”就是一个明证。

n1H-Ue*L&LT0

FQx^!o8L[0香山匠人能在今天的建筑市场闯出一片新天地,展示的正是香山建筑文化所具有的自信力。 “香山匠人”如今已是苏州建筑市场上的一块 “金字招牌”。在海外,苏州园林早已开风尚之先,成了中国建筑上的“孔子学院”。30多年来,香山匠人的技艺走红海外,美国洛杉矶的夏园、纽约的明轩、波特兰市的苏园、加拿大的逸园等都已被根植了吴文化的精致元素。此后,加拿大、日本、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纷纷建造起几十座仿苏州园林。只有民族的才是国际的,香山匠人的建筑艺术正引得越来越多人的欣赏,市场前景也变得越来越广阔。然而,建筑市场的竞争同样激烈,为了更好地让香山匠人能够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人才的培养就显得颇为紧迫。吴中区为让香山匠人有一个 “业务探讨”的地方,专门在胥口镇建立了占地370亩的“香山工坊”,它还是一个包容多工种、多品种的产业基地。今年,“香山工坊”还与苏州大学合作培养大学生。大学生学习香山匠人的专业技艺,为这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建筑艺术又注入了“新鲜血液”。99古建网L'bX|W`

v7`;di$xv,h0□马 也99古建网 XMBS/v:_5A[.T } V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苏州国际旅游节明天启幕

下一篇:社科院论坛:公布专家认定“曹操墓”九大证据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