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苏州文化带来惊喜

日期:2015-09-08     浏览:9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姑苏晚报近年,昆曲与园林这两大苏州文化特产,正越来越受到来自海内外的关注——“冶园-叶放造境艺术展”举行期间,恰逢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在上海召开,200余位世界各国与会的美术馆馆长应上海当代艺术馆
99古建网zY#Qks

姑苏晚报

SO s]f/xF8Y2~mj0

D6Mb%PIK7i4l T0近年,昆曲与园林这两大苏州文化特产,正越来越受到来自海内外的关注——99古建网9Q*f9l0lePt

g F#~1I,YVD/H0“冶园-叶放造境艺术展”举行期间,恰逢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在上海召开,200余位世界各国与会的美术馆馆长应上海当代艺术馆之邀,到馆参观了叶放的艺术展,并在当晚参加了一场“冶园雅集”。99古建网jX;DT s&_d2d8Q(?8j

2p X)Px)da)B*Q0在播放着苏州“南石皮记”影像的展厅中,嘉宾们随着阵阵茶香,进入到一个四季轮回的苏式庭园:古琴、昆曲、评弹、笛箫、舞蹈,不同的艺术表达在冶园的山、水、天、地、壁“五相”展品前各自呈现。 “这些艺术家今天所展现的不是表演,是以他们的艺术语言与我的这组作品进行着心灵和情感的激荡,从而完成了一次创作之间的再创作。”叶放说道。活动结束后,香港、日本、美国、瑞士等相关机构向叶放发出了举办展览和雅集的邀请……99古建网 t `5dAN ~-j

99古建网+I |WF$L.Q2F

昆曲推广99古建网-` C-m Jz j h9R5~

2B+Ao0o"}c!Z0Z6R@0多元的演出和展览

4PG o!b}#nQ/w0 99古建网!G c/Me*M*X4K x

2004年4月29日,由著名华人作家白先勇领衔打造,集两岸三地艺术家才情、智慧的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进行了首演。 2010年10月6日至28日,由苏州昆剧院与日本歌舞伎“国宝”坂东玉三郎合作的中日版《牡丹亭》在日本东京ACT剧场连演22场,观众达3万余人。

_;x:D6k1|"vA/w0

1du&d}D%Av6S0青春版《牡丹亭》从一个经典剧目的改编上演,历时数年,到引来日本艺术家的学习与演出。今天看来,其重大意义在于一个文化事件成功的背后一定有其成功的文化策略。99古建网.s&\JMg6K6`-R1u!M

~1~/~s+Ipw0aaZV02008年6月3日,白先勇携青春版《牡丹亭》剧组赴欧洲巡演。白先勇提前一个星期飞抵伦敦,召开中文媒体新闻发布会,在牛津大学演讲并带了演员去作示范……在这样的精心铺垫之下,青春版《牡丹亭》在伦敦的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白先勇发现:“许多不相识的英国观众向我道贺致谢。华人观众早已激动得眼眶泛红,女孩子哭,男孩子也哭,在异国看到自己的文化大放异彩,这种民族情绪是复杂的。 ”99古建网?b(C c!l&Ar

99古建网%[1p+Vrk]

白先勇与苏昆合作获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白先生的名人效应是一大亮点,其次是他的热情执著带动了一批文化赞助人的团队行为,因此,2009年6月,中国文化部向白先勇先生颁发了“昆曲传承与推广特别贡献”奖。从这个角度看,白先勇的功绩在于提醒人们,如何在当下形成一套激励社会力量赞助文化的机制,是一个重要课题。从另一个角度看,昆曲以百戏之师的身份到盛极一时,到渐渐衰微到2001年成为以“濒危性”为特质的世界遗产,昆曲本身是否需要一些变化,相信也是参与其事者苦苦思索的一个焦点。白先勇的实践告诉我们,从剧本改编到舞台呈现到技术手段,适应现代观众审美口味的处理使青春版《牡丹亭》得以成功,得以走出国门。

0} KI1i${0

|@EX#RO b!h%K7XZ*@h0拥有六百年历史的昆曲在舞台呈现之外,更有许多传承了苏州文化基因的特质——中国昆曲博物馆集展览、讲座、演出“三位于一体”的传播之路,因此成形。99古建网vBK'} Tt

RHa?~8]3dl1f\H;`02007年12月,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了落成后的第一个展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苏州中国昆曲博物馆策划、承担了昆曲部分的展览。 2008年10月,昆博又策划了昆曲服饰专题展,在日本冲绳南城市剧院展出,2010年9月29日中国昆曲博物馆馆藏展首次亮相香港,展览进行期间,昆博分别在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进行了五场演出。

i;n2^8cb!RD h2D0

?7{s5F)P0园林创作99古建网'_v4pa8cX

i*[)o]+y'^:@0当代的理念和展示

nW)t^ox0 99古建网&f iS4`a#m:L

2008年9月26日,本报刊发的《苏州艺术家威尼斯造园林》成为一条引起广泛关注的报道,包括新浪、搜狐在内的各种网站、报纸纷纷转载这条消息。威尼斯时间2010年3月12日中午12时,由苏州艺术家叶放创作的、欧洲第一件来自中国的艺术园林作品——达园,在意大利威尼斯圣赛弗罗岛上动土开工。99古建网)G&`a&@{ [6K@

99古建网u3dLA ZF3R7w

园内池中用太湖石叠出的假山分别代表中国文化中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架设于五条水道上的五座桥,对应着中国文化中金、木、水、火、土之五行属性。又比如,在常见的湖石假山和花草树木中,高达3米多的玻璃圆通门、青铜“滴水桥”、马赛克“瀛洲”等等,都是颇具雕塑意味的当代装置作品。在“方丈”峰下的石屋中,还设计了影像装置。

AMU N+N7s e p^4|0

$y h!G6j Z'CC|0作为一件艺术品,供人欣赏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能引人思考。威尼斯省长 Francesca Zaccariotto女士对此评价道:“叶放先生设计的达园有亭台楼阁、有假山花木,这个空间能让当地的年轻人更好地学习东方文化,也是每个参观者可以静心思考的地方。 ”99古建网^ B+kU I7gl

99古建网G#n(m\)m&QD

在第三届广州三年展、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一系列当代展会上的亮相,使达园成为当代艺术舞台上的一种独特表达,而其“艺术园林”的角色更让人看到了苏州园林文化的艺术内涵正在进行着的当代传承。

} d5Z`E _0IrY6Ox0 99古建网u'm.i8KP&F8z3s)z

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主席、威尼斯国际大学董事长翁贝托·瓦达尼先生对出现在威尼斯双年展上的达园给予高度评价:“叶放的作品让我们的大学校园成为苏州园林的一部分,这正是我们给予中国的特别敬意。 ”

I%{x#T{)S!y0

vv3`(iG"s0走出去的苏州文化

&nP&V6^n}y+_-^k1w0

6H T;W:I%k0能否成为最佳案例?

:J+Fqj!svE e*U0 99古建网7D!m8Or$[3?L%BVw3C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文化交流与碰撞正日渐成为东西方对话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中国文化以何种姿态和内容“走出去”,值得深思。99古建网]dPM

99古建网O-`~,A'[5i[G

颇具意味的是,十三世纪末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让欧洲人了解了中国,十七世纪欧洲掀起了以拥有中国绘画、瓷器、刺绣、家具等“中国巧艺”为核心的“中国热”;十八世纪中,卢梭、伏尔泰对中国伦理道德的推崇,又在思想上掀起了“中国热”的新高潮。——这个“由器而道”的过程,影响深远。

N-u2VH~&i0

rO`Ks.S0随着苏州的各种艺术演出和展览频繁“走出去”,人们对苏州文化的关注也从形式内容逐渐深入为内涵精神。因此,作为苏州文化的两大经典昆曲和园林,以多元的方式和当代的理念进行的可贵尝试,使苏州文化完全有可能成为西方观察中国文化的最佳案例之一。

l.MI0ZC;Xs"d0 99古建网#MBaE p6`$W

2010年5月29日,上海世博园威尼斯馆举行了“威尼斯的苏州园林”达园推介会,意大利驻沪总领事罗西诺先生对此评价道:“叶放先生设计的不仅仅是一件艺术作品,达园是有生命的,它是传递中、意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 ”

A8w#K}P}0 99古建网)P4h q G uw4s

2010年10月6日至10月28日,中日版《牡丹亭》在日本东京ACT剧场上演。观看演出的日本前首相、民主党党首、众议院议员鸠山由纪夫说:两国的友好要世世代代保持下去,文化交流是个契机。日本文化厅长官近藤诚一盛赞演出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成功典范,它将引起日本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对于文化苏州的关注、对于昆曲故乡苏州行的向往。99古建网z nY5BW*}6c

99古建网"r*`QTy}2bX

本报记者 简平 李婷

&]RYfa8\jKJ0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苏州国际旅游节明天启幕

下一篇:社科院论坛:公布专家认定“曹操墓”九大证据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