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报
28日商报报道,水城苏州古桥已不多,其中被誉为“人间彩虹”的石拱桥只剩40多座,需要我们好好保护。看到这则报道的市民钱先生,昨天向商报报料:景德路附近的申庄前可能还藏着一座石拱桥,《苏州桥梁志》初稿收录的城区现存石拱桥名单里,找不到它的名字。
【记者核实】
从景德路向南进入施林巷,再沿施林巷的横巷“小莲河桥”向东到底,右转弯就是申庄前了。
就在转弯处向南几米远的地方,地面突然弧线状拱起,最高的地方比周边道路要高出半米左右。碎石路面两侧有几块青石,其中西侧的完全露在外面,东侧的则被一座房屋的墙壁压住,只露出侧壁。因为有墙壁的衬托,那边的弧形看起来更明显。
这个拱起的地方,就是钱先生说的“可能是明朝的石拱桥”了,东西宽约3米,南北长约7米。
问问过往的百姓,许多人都回答,虽然一直走过,但不知道这里为什么突然拱起来,也不知道这下面有什么东西。
已经在这里住了50多年的卢先生则说,应该是座桥,拱起的地方是它的桥面。虽然他没有看见过桥的全貌,但他家的房屋就在桥的东侧,修缮房屋的时候,他曾看见过墙基下有石头拱圈,因此,这里应该是座拱桥,名字可能就叫小莲河桥。从桥名推断,这座桥就架设在小莲河上,不知什么时候,小莲河被填没了,这桥也就跟着废弃了。
根据桥梁用材知识,用青石建造的桥梁一般是宋朝、元朝、明朝的。“申庄前”可能因明朝宰相申时行家族的义庄在这里而得名。因此,如果这里确实是座古桥,那很可能还是明朝的。
陪同采访的钱先生建议,有关部门能否派专家到现场看看,有条件的话探测一下,确定这里到底是不是石拱桥,保存状况怎么样。如果是,而且保存完好,可以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恢复出来。 “就像商报所说,古桥是苏州的一张城市名片,是苏州的一道美丽风景。如果能发现一座已经湮没的古桥,是绝对有意思的! ”钱先生如是说。
□商报记者 施晓平 实习生 陈燕靓/文 施晓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