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规矩让老街巷保持苏州味

日期:2015-09-08     浏览:12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苏州日报4年连续投入6.1亿元,10.3万户居民受惠,到今年年底,市区老街老巷将“还原”粉墙黛瓦的“苏州味道”,成为苏州城市形象的一张新名片。(据《苏州日报》)大大小小的老街老巷,是苏州悠久历史的见证,
99古建网i TPw V9~ j

苏州日报

*bB X%dj2r M0u0

h!B4gb ?/C&Zm B04年连续投入6.1亿元,10.3万户居民受惠,到今年年底,市区老街老巷将“还原”粉墙黛瓦的“苏州味道”,成为苏州城市形象的一张新名片。99古建网MG0ow9DLj a/W;M N$P

99古建网$_"J5~ L+Zl5q-b

(据《苏州日报》)99古建网C"y^ c7t ArL

,^T5S&]&a/d0大大小小的老街老巷,是苏州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厚重传统文化的积淀。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失去了它们,那么苏州这座城市肯定会因此失色。所以,尽最大可能和努力,让苏州市区的老街老巷,保持原汁原味的“苏州味道”,是历史赋予的一种重责,也是当代苏州人应该自觉履行的一种义务。

J1d+B"P#u(K7j0]&h&vV7Ed0

-G'|F'shp7~*rQR0矛盾的交集之处在于,既要让生活在老街老巷中的苏州居民“不停步”、“不掉队”,厨卫、排水、绿化等基本生活设施和环境等,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分享苏州改革开放的成果,不能为了保护而保护,让众多居民一直生活在“过去”中,譬如永远都保留马桶等等;同时又要让古典街巷保持历史风貌,尽可能多地保存和传达历史信息。可以说,作为政府实事工程,4年来苏州所做的工作,不仅具有现实性,让10.3万户居民得到了实惠,过上了当今苏州百姓应有的日子,而且具有创造性,找到了老街老巷保护与老百姓民生改善的有效结合点。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配套生活设施、方便群众生活、改善环境景观、彰显风貌特色”,2007年启动的城区街巷综合整治工程工作目标,得到了一一兑现。

1? oU}r m3^0

w;q]P!C)G0如今,“还原”老街老巷的 “苏州味道”,可以说已经成功在望了。不过,新的课题同时又摆在了人们面前,那就是用什么样的办法,把来之不易的成果巩固住、保护好,让老街老巷长期保持“苏州味道”?众所周知,老街老巷综合整治过程中,涉及了道路交通、雨污排水、市政配套、绿化景观、环境秩序、生活设施等等基础性的东西,其中的每一项都需要日常精心维护,才能够保持长久,如果缺乏管理或者管护不力,那么要不了几年,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为了有效“守成”,必须建立和完善好一系列配套措施,确保人力物力财力到位,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以及考核到位。在此方面,不妨借鉴一下国外成功经验,譬如建立老街老巷影像数据库,为防止私搭乱建提供有力依据;明确规定房屋外墙至少几年粉刷一次,等等。此外,充分调动和发挥老街巷所在地居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大家自觉自愿投身到老街巷风貌保护行动中,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pbr(cs7_v0 99古建网5x[jb K

□金 根99古建网@4u H3N]2I)m~(?#q4X e2_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周口店遗址猿人洞保护性清理发掘即将启动

下一篇:新华网:陕西发现人类5000年前使用的白灰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