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明确民国建筑一律不拆

日期:2015-09-08     浏览:9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苏州日报专家呼吁尽快保护东吴大学教工宿舍,这是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见证连日来,本报对“百步街12号苏雪林故居险被拆除”的报道,以及由此引出“百步街8号另一幢民国小楼可能是教会名人江长川故居”的报道,引

2l+h+{1~i(k$G#l(` z*pF^0苏州日报

6e cp2lO$@!R'[n0 99古建网8InGT&T

专家呼吁尽快保护东吴大学教工宿舍,这是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见证99古建网N1mp&B)EwG

g K ^_*ihr099古建网a.W}#fXRi? h

M*o2}2ACfRL.T5s0连日来,本报对“百步街12号苏雪林故居险被拆除”的报道,以及由此引出“百步街8号另一幢民国小楼可能是教会名人江长川故居”的报道,引发广泛关注。昨天,苏州大学校长助理杨一心明确表态,属于苏大的民国建筑一律不准拆除。文史专家徐刚毅指出,百步街8号至12号的民国建筑都应尽快保护,这是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

|4{avbU,G"zxEX0 99古建网W)g&aV*L8_

昨天,苏大后勤处处长仲宏来到本报编辑部。他认为,百步街12号是不是苏雪林故居尚存争议。他解释,将这幢民国小楼屋顶揭掉的行为“并非拆除,而是原先屋顶有塌落可能。小楼无人居住,怕外来拾荒者或其他人误入后有危险,才采取了揭屋顶的做法”。他对记者说,后勤处并未破坏小楼原有格局,“原计划揭掉屋顶后进行修缮,准备把苏大法学院办公室搬进去”。

b-~;gMDw'?a0

7DN"j^1km0苏大校长助理杨一心昨天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12号是不是苏雪林故居,苏大正组织专家论证。他强调,属于苏大的民国建筑一律不准拆,有特殊情况的,必须经校领导和专家开会讨论通过。

O(p;m2|xC0 99古建网#UB+GgY#@

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徐刚毅对百步街民国建筑深有研究,他对本报近日的有关报道非常关注。他说,两幢楼都是东吴大学及后来苏州大学的教工宿舍,历史上住过的名人、学者、专家数以百计,不乏比江长川更有名的历史人物。他认为,苏雪林故居在12号还是在8号,8号最早主人是不是江长川,这些争论意义不大;这些建筑风雨凋零、损毁严重,及时修缮和保护它们,才是目前最紧迫的事。99古建网R.Y3L w*j T

y)uMJ;nl&p0徐刚毅表示,保护百步街8号至12号意义重大。首先,清末民初是苏州文化史上一个辉煌时期,东吴大学的近现代建筑群是中西文化交汇、碰撞、融合的反映,可说是现代苏州的发源地;第二,当年东吴大学与北大、清华齐名,能到东吴大学执教的人物无不是一流文化精英,他们居住和生活过的地方见证了一个历史时代;第三,东吴大学九成以上民国建筑得以保存完好,苏大做了不少工作,在国内大学中十分罕见,但当年教工宿舍的保护不尽如人意,而教工宿舍是整个东吴大学建筑群不可分割的部分。

T3\H6Q'm0

2I#~5}#v x8u0他建议,从沧浪区天赐庄、盛家带、百步街至葑门横街,建一条类似平江路和山塘街的历史文化街区。其近现代文化特色迥异于平江路和山塘街,“对改善苏大本部环境、发展地方文化旅游、提升城市文化品位,都有现实意义”。99古建网Ut-jX| [BXbv@

99古建网L?#}n3Sqt~.P R8W{

右图是一张东吴大学教员在百步街住宅的留影,背景为葑门城楼,摄影于1936年,记者翻拍自《苏州旧街巷图录》。徐刚毅认为这处教员住宅就是百步街12号。

\K0}3bqm0 99古建网0}c;RU7_$w

□首席记者 周倜 摄99古建网|6e!Y p-vV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周口店遗址猿人洞保护性清理发掘即将启动

下一篇:新华网:陕西发现人类5000年前使用的白灰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