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考古史上首现这宝贝

日期:2015-09-08     浏览:9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苏州日报木渎春秋古城北再现战国贵族墓,刻章玉龙首带勾现身今年初,“苏州木渎春秋城址”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推进,作为该项目重要组成部分的王陵考古工作也取得

Uo0my2BC.j0苏州日报

)R|,Z6P6p*T;V0 99古建网)OxR6w8V1g5KJ L)@

木渎春秋古城北再现战国贵族墓,刻章玉龙首带勾现身99古建网$^j/l3Y,xg(fNVG

}P7i@'B;~2j0

D!AsF1U9[p0 99古建网|y RN}K

4i&Y.f6_YW-B6o/Oz0

6T \jY'ad*?c!N0今年初,“苏州木渎春秋城址”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推进,作为该项目重要组成部分的王陵考古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W i2Il7xx0 99古建网@,~b y"U!^

昨天下午,苏州考古工作者在位于木渎春秋城址以北的华山发掘整理了一个战国贵族墓,共出土23件陶器、瓷器、铜器及玉器,其中一枚刻有印章的玉带勾在苏州考古史上还是首次现身。

^T|0IZo6sx9q9~0 99古建网b;Q/Y/Y9n t$\-VB/c3u

挖石埋棺99古建网BmA!Yz

99古建网4ud8noB \7Z f X+GO9]

2400年前江南生产力已相当发达99古建网.\$|K^6uhhK-R

99古建网y^c+o j-Z

下午2点,记者赶到考古现场,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小心翼翼地整理墓穴内的器物。据介绍,这座编号为D15-M7的7号墓,正南北朝向,竖穴,南北长约4米,东西宽为3米,穴深为2.4至2.6米,墓穴基岩深1.5米。经初步判断应为战国时期的墓。“从规模上来讲,这个墓穴仅次于小真山一号墓。”苏州考古所副所长丁金龙介绍说,早在2008年全国文物普查时,考古工作者通过物理综合探测技术的应用,便在华山发现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存在。99古建网5Y0Whb)mEq

W4V/hwH0为配合苏州木渎春秋城址的考古发掘工作,苏州考古研究所锁定目标,自去年下半年便与高新区教育文体局联合开展了对华山D15墓葬区的发掘项目。经过半年多的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们在东西长60米,南北达30米的15号墩,共发现了9个墓,3个是战国时期的,其余6个为汉代墓。99古建网'nJp,e'O7Sm

vwbO#v,?L2@ww:@0据介绍,9个墓共出土了各类器物100余件,而在7号墓共发现了23件陪葬品,其中有陶器、青铜器和原始青瓷。原始青瓷是指大约在商代中期出现的一种带青色釉的器物,它的烧成温度已达到1200摄氏度左右,是陶器向瓷器的过渡阶段,到战国时期,原始青瓷普遍被使用。99古建网-B6jQ_N5P

c R @4fs9L5p QE%`6q0此次出土的两件青瓷,一为盖罐,一为提梁盉,保存较为完整。据介绍,盉作为一种酒器,用来调酒的浓度,不善饮酒者在盉中盛水,将酒的浓度冲淡来喝,而战国青瓷提梁盉是战国时期的经典之作“苏州偏于南方一隅,此次原始青瓷的出土,再一次证明战国时期的江南地区,它的生产力及经济文化地位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丁金龙介绍说,7号墓是建在基岩上的,而基岩深达1.5米,说明当时开挖墓穴的工具已相当发达,墓穴中发掘的铜镜、铜鼎、铜耳杯等5件青铜器,更显示了当时高超的青铜冶炼工艺。

Uf2Zc'} L5|n)k^0

:yT-kr*u)Z0龙首带勾99古建网v$F/]/R*`/Jf3m

#e2t!CFG Po0墓主应是一位叫“趞”的贵族99古建网?|9`2e5r+W

99古建网 s;K{1t0[9M1mEcr?%D

在7号墓的东西两侧分别为8号、9号墓,据介绍这三座墓穴的主人应来自战国时期的同一家族,而位居中间的这座7号墓应为这一家族的男主人,且应为当时的贵族。

S y{NH ~%}5}.DRM0 99古建网W1^'w4z^f%i0j

墓穴的东侧为棺,西侧为边厢,用来放陪葬品。在墓穴东侧的基岩上仅留下一片红色的漆皮,而在西边厢的陪葬品区,在地下埋藏了2400年的23件器物依然静静地躺着。“在陶罐的边上有一枚玉带勾,”顺着丁金龙的指向,记者发现了这枚长约七八厘米的玉带勾,在它的附近还散布着一些玉碎片。99古建网XaQ o)hGA:m0E ]

99古建网 qOV/t.P\TnV8~

据介绍,带勾,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皮带卡,主要用于勾系束腰的革带,古又称“犀比”,多为男性使用,春秋晚期开始出现,在战国中晚期的使用相当普遍。人们使用带勾,不仅为日常所需要,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尤其王公贵族、社会名流所用带勾甚为精美。“此前的考古发掘中也发现过带勾,但是刻有印章的还是首次。”丁金龙介绍说,这枚玉带勾为龙首形,在带勾的钮上刻有一个“趞”字,应为墓主人的名字。据介绍,在国外,一件战国白玉带勾曾拍出120万元人民币高价。“这位墓主人应是一位贵族,但等级并不高。 ”丁金龙介绍说,在战国时期贵族墓葬的陪葬品中,陶鼎、陶豆和陶壶往往作为一个相对固定的系列而出现,而作为最为尊贵的陪葬品,鼎的多少往往直接反映出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此次考古发掘,在7号墓中共发现了陶鼎、陶豆和陶壶各2件。“虽然这座战国贵族墓的等级不高,但是贵族墓葬区是组成古城遗址重要的一部分。 ”

,x Lg4CK0

3D'\)IL8^w+b!k({Rz0丁金龙说,D15墓葬区的考古发掘工作下周将全部完成,接下来,为配合木渎春秋城址的考古工作,苏州的考古工作者们将继续围绕吴王陵的考古发掘展开调查。

s:d J&P(d nu0

?!]4|]4{.Dr)\ K"G_!DW0刻章玉龙首带勾99古建网S7v s.{*gHM#I

p"p0Fh!m!j'?0带勾,古又称“犀比”,相当于现在的皮带卡,主要用于勾系束腰的革带。多为男性使用,春秋晚期开始出现,战国中晚期普遍使用。不仅为日常所需要,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尤其王公贵族、社会名流所用带勾甚为精美。

(x2f QC&t0 99古建网1bi)X R6},|qiv m)o

该玉制带勾龙首形,长约七八厘米。特别的是,该带勾上刻有一个“趞”字,应为墓主人的名字。99古建网XK$t ~0S

pzn Q.S8}*~#t6W0□本报记者 吕继东99古建网4Y;a&N@ x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周口店遗址猿人洞保护性清理发掘即将启动

下一篇:新华网:陕西发现人类5000年前使用的白灰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