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帮技艺有了“活教材”

日期:2015-09-08     浏览:9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城市商报200多苏工历时一年照古法打造一座堂视频全过程直录备份了濒临失传的绝技200多位苏工匠人,不用钢筋水泥,不用电动工具,用了一年时间,完全依“古法”打造出了一座堂。昨天,凝结了一代香山帮匠人心血

2n:bG{x p#Q0y {0城市商报99古建网"j rT Ta1j&B|en

;Gfufql0

CcW)n#Y!H[0

`6E.ZlpgpM0200多苏工历时一年照古法打造一座堂

%c)\'A2o f0 99古建网K|0?nP0b;v;C

视频全过程直录备份了濒临失传的绝技

;K6QN J'{@ TL0

\*x!Q!I(Z9P7b^0200多位苏工匠人,不用钢筋水泥,不用电动工具,用了一年时间,完全依“古法”打造出了一座堂。昨天,凝结了一代香山帮匠人心血的力作——承香堂落成,成了香山帮营造技艺的“活教材”。99古建网3F%b3GII;yHerl

fC2g*V c.OoV0记者昨天在香山帮发祥地吴中区胥口镇看到,整座承香堂虽是全新打造,但透着盎然古意。粉白墙黛色瓦,木格门窗精美砖雕,包括里面的布置,如御窑金砖铺就的地面,红木仿明清款式的家具等,无不显露出苏式建筑素雅又精致的风格。

&y-J R+x c$z6L$j0 99古建网5s,LGG+aG

“外观上纯正苏式风格还是次要的,承香堂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完全按照传统香山帮技艺纯手工建造的。”负责承建此堂的苏州香山工坊营造公司总经理张志群介绍说,承香堂整个建造过程中,没用一点钢筋水泥和现代型材,甚至包括铁钉,同时也没用吊机等现代电动及起重工具,而是200多个娴熟的苏工匠人,其中包括21位国家和省市各级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依足“古法”合众之力建造而成的,所以仅600平方米一个堂,工期足足花了一年。

KVg2p~z}M0

`a]9O'EOd;^'\0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还留存着太多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然而和其他“非遗”一样,曾经创造过无数辉煌的苏州香山帮,也面临着后继乏人、技艺失传等困境。 “从承香堂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承建人的用心。”张志群说,香山帮面临的困境是不言而喻的,承香堂正是要成为传统营造技艺的一个活标本。为此,香山工坊特地走访了多位国家省市级传承人,以他们各自的专长,分别担纲承香堂石作、砖细、水作、大木、小木、油漆、彩画、假山、匾额、楹联、习俗礼仪等。整个建造过程,不仅留下了大量具体的文字说明资料,还请了专人把关键步骤都用视频记录了下来,足足拍了100多G。这些珍贵影像资料经整理后,会永久性保存,还会送到相关院校和研究所,供教学和研究使用。99古建网]C*A"Q4py#f/`

99古建网#sjAW#J~.]%b \

据了解,承香堂将作为香山帮传统建筑技法的样板实例,对公众开放,同时也成为相关从业人员和学生的实践基地。

Fy%N zh.L-wGg0 99古建网'|q8w v[Be.\f8?

延伸阅读>>>99古建网V Z@I3en}Jb'VM

aJ:w&i^0scZM0一座堂寄托着一辈人的殷殷期望

Bs0[%s*Ht5n oBM0 99古建网7A5Y%E N]S-s#Guy3e

承香堂背后的故事99古建网@7e4YE-iC5KJ|

im [$g ]2\0一座承香堂,不仅是这一辈香山帮匠人合众之力的精心之作,更成为他们传给徒子徒孙的一笔宝贵财富,寄予其中的是他们一颗颗拳拳之心。在整个承香堂建造过程中,发生的一个个耐人咀嚼的故事,无不都诠释着这样一片心——不能让香山帮断了香火。

!I-c2Z&e+A/@0

j|YI@{0Id'o5J IQ0

D` x#rQap9C0

!T2`/EM0xd&@0广撒英雄帖传承人都欣然应邀99古建网w_ v/u _6X2JHI#K5UQ

99古建网,XaDD5y2y#K

起源于春秋时期,形成于南宋的香山帮建筑技艺,严格来说,是一个系统的建筑技艺。香山帮匠人,也是一个庞大的多工种群体,木匠、泥水匠、堆灰匠(泥塑)、雕花匠(木雕、砖雕、石雕)、叠山匠乃至书画等古典建筑中应有的全部工种,在香山帮匠人中都能够找到对应。这一点在其他地方是很难找得出的,各类匠人多擅长一或二种手艺,但要找一个“全通全精”的,几乎是不可能。99古建网XXX N.Jl

K7k&x3V-k|6m C7B0一座承香堂,需要融合香山帮的各大技艺工种,包括大木、小木、水作、假山、油漆、砖细、石雕、铺地等。承建单位香山工坊虽然自有全类别的苏工匠人,但并不都是大师,有些小技艺工种也只有普通工匠而已。如何让这座堂成为香山帮的传世精品和实例样板?香山工坊想到了“广撒英雄帖”的办法。99古建网vW vp-FxW9j.O

:o9tMsH@0“没想到的是,我们所邀请的人,全部欣然应邀。 ”香山工坊董事长冯晓东介绍说,大家所熟知的在工艺领域有大师,在传统建筑领域,则称传承人。此次承香堂直接参与建设的苏工匠人超过了200人,其中21人是国家省市各级传承人。其中项目技术总监为国家级传承人陆耀祖、小木(门窗、地罩、栏杆、挂落)负责人是国家级传承人薛福鑫,市级传承人薛林根和郁文贤,石作(拱桥、石栏、露台)负责人是高级工艺美术师何根金,砖细(砖雕、砖细栏杆)负责人是高级工艺美术师蔡云娣,水作(基础、地面、屋面、戗脊)由省级传承人杨根兴负责,大木(梁架、柱、枋)由市级传承人顾建明负责……还有台阶、踏步、侧塘、山花、脊花、油漆、彩画、假山、地砖等,全部由工种领域内的佼佼者担纲。99古建网$M9sH4Db0eMn

99古建网;EM] {p*w^@

冯晓东说,一开始他们还担心请不到这么多传承人。待到说明来意之后,情况却正好相反,几乎个个都是一口答应了。 “仔细想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这些传承人的心思都是一样的,都希望能给香山帮传承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99古建网3M6xO K0T@~

99古建网8Qm8kMl

4^} S.F~sw0

vf-U"S&h%Eg0古老绝技名堂多上梁习俗也记录下来99古建网u,tW-^*Op

x@0le ~0传统绝技为何会濒于失传?一位香山匠人告诉记者:“以前都是家里穷的,又读不好书,才学一门手艺做个匠人,一技傍生。 ”拜师学手艺,全靠师父口传,在实际干活中提高。后来条件好了,学匠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以前学了的匠人不少也纷纷转行,“技艺自然就失传得很厉害”。

6e*cq;C+Tny0 99古建网)y7B;X!eHIZd

“振兴一门古老绝技,不是一个人一个项目或者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但至少可以为这个古老行业做点什么。 ”香山工坊营造公司总经理张志群介绍说,师父口传为传统的香山帮,太需要一个资料的记录人。所以这次建造承香堂,香山工坊一开始就特地找了一家影像制作公司,让他们派专人盯守在工地上,凡是关键步骤,除了要用文字记录下来,还要留下视频资料。“这样做,对于香山帮这个古老绝技来说,绝对是一件有深远意义的好事。 ”

J#}'{dT[!Osj!d0 99古建网T,f#[4l#{(Aer

除了营造技法,在营造过程中的风俗习惯,也被一丝不漏地记录下来。比如房屋“上梁”表示建筑的框架结构完成,要举行比较隆重的仪式以示庆祝,这是江南旧俗。在“上梁”仪式上,女主人娘家需要送上由馒头、团子、定胜糕、节节高等组成的“梁盘”;客人来后,主家要杀猪办酒款待客人,接着就要对着主梁唱祝梁辞,表示对材料和房屋主人的良好祝愿;随后就是“出煞”过程,目的是为了除去材料上附着的各种晦气,使造好的房子太平祥和;“出煞”后晚上主家和客人要在新砌的房屋厅堂里陪梁,彻夜不睡,直至第二天早上,按择定时辰上完梁后,大家才休息。这一习俗,也被完整地记录了下来。

'k&o"Y$D{1|Cu"u0 99古建网(fV7ck*qQm@

张志群介绍说,以前造房子是一件大事情,穿插在整个建造过程中的民俗活动非常多。这些民俗活动虽然一时还说不清楚对于建筑本身质量上有什么影响,但这些民俗活动本身就是香山帮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相对于营造技法,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民俗活动的失传程度更大,更需要记录和保护。99古建网P8ch.n{ ~

5m$qx4kgZ7F099古建网|#Sz[&TMo

99古建网[4k+qT Q3e+s

20年后拆了重来后续设想考问继承者99古建网9~jVO|h*z

r|1^ \)|"Yh0承香堂建成以后,将作为香山帮传统建筑技法的样板实例,对公众开放,同时也成为相关从业人员和学生的实践基地。这是香山工坊在策划设计承香堂之初便已经定好的。 200多位苏工花一年建造这样一个仿古建筑,其着眼点正在于传承意义。99古建网M+K;B{i

K,xP9KZU0张志群介绍说,众所周知,明故宫的设计者蒯祥是香山帮的集大成者,也被称为香山帮匠人的鼻祖;清代末期,由姚承祖对香山帮建筑技艺进行了总结,并编写了香山建筑技术书籍《营造法源》,为香山各建筑工种制定了技术规范,但姚承祖之后的一百多年来,再没有人对有关香山帮建筑技艺做过系统的技法总结和资料整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等多种因素,香山帮要在短期内重回历史巅峰看来是不可能的。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更好地保存现有的技艺,并流传下去,是这一代香山帮匠人该做的分内之事。99古建网4_Es:~'vi2}

2YU+WWo~[0据介绍,在承香堂的建造过程中,已经发现,香山帮很多传统绝技已经失传,比如油漆配方,现在所使用的油漆,还是不是以前梁柱常用的清漆配方,没有哪个传承人可以做出肯定的回答了。大家只有集思广益,尽量回忆和查找资料,尽可能无限接近原配方。而材料方面,比如以前门窗上配的是明瓦,是一种半透明的蛎、蚌等物的壳,磨成薄片后嵌于窗户或天棚上以取光,而非现在的玻璃,但这种材料,香山工坊找了很多地方也找不到。99古建网[ BA }6e["@r{

7Q.A6_3H,[gV!WJ0对于承香堂的最终安置问题,香山工坊有一个后续设想:20年以后,由香山帮以后的技艺继承者,将该建筑进行拆除后异地再造一个。“看看20年以后,新的一辈香山帮匠人,传承了哪些?失落了哪些?发展更新了哪些? ”以此往复,从每次的记录资料来分析香山帮技艺的发展与变化,理出一条明晰的继承与发展之路,这样做对于“传承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E2S{%emy0

W"KJ p+s0(吕晓华) □商报记者吕晓华文/摄

H*Ct|3[0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新疆:哈巴河县东塔勒德水库淹没区涉及的古墓葬考古发掘工作圆满

下一篇:国宝私家园林曲园闭园大修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