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
三层砖雕门楼是吴大澂故居中唯一一件保存下来的遗物,门楼上的题字和砖雕图案基本完好无损。
凤凰街和沈衙弄交会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饭店。坐西朝东三开间高轩大屋,正中悬挂着“明楼”的匾额。南面并列着还有四间平屋,也都悬挂着“明楼”的匾额。多数苏州人或者久居苏州的人们都知道这处所在,这是苏州一处既高档又高雅的餐饮场所。在这儿既能吃到价格高昂的鲍翅宴,也能享受到从前大户人家园林庭院式的环境。可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古宅里曾住着晚清一位著名的金石学家、湖南巡抚吴大澂。只有在大门外廊楣一角的两块小牌子——一块写着“控制保护建筑”,另一块写着“吴大澂故居”,只言片语地诉说着老宅的历史。
古宅档案
明楼,相传为康熙年间江苏巡抚宋荦归居,晚清著名金石学家、湖南巡抚吴大澂买下后,对其进行了改造,整修一新。据《沧浪区地方志》记载:“原为朝南三路六进大宅,大门在十梓街上。大部分已于几次拓路时陆续被拆。 1998年,又将所余房屋就地移建为朝东两进建筑,即大厅三间和堂楼三间带两厢。 ”
吴大澂购得此宅后,因曾得“宋微子鼎”,其铭文中把“客”写作“愙”,便以此字作为自己的斋名,作为自己终老之所。吴大澂的嗣孙著名书画家、收藏家和文物鉴赏家吴湖帆在这座老宅里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
街坊记忆 老房子里曾住6户人家
记者在寻访中发现,与吴大澂故居相关的史料很少,附近的居民对这座老宅子的建造历史、人文掌故知道得也很少,甚至一些研究古街古巷古宅的专家、学者对此也不是很清楚。为了了解老宅过去的面貌,沧浪区双塔街道的同志花了几天时间打探知情人,大公园社区的工作人员甚至动用了当地的户籍警来协助查寻,因为那个片区几经道路拓宽、街坊改造,老居民各奔东西。现住在沈衙弄5号1幢的季华祥,是好不容易找到的一位老住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