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古村落跳出门票做文章

日期:2015-09-08     浏览:21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苏州日报古城苏州,无数文化瑰宝散落民间,乡间星罗棋布的古村落就是其中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古村里的人渐渐少了,古村落也渐渐萧条。如何留住这些美丽的古村落,让这些吴文化的活化石得以保存,越来越受人关
99古建网(T:myI7gu G#Qp

苏州日报99古建网$nqX @jV&a*ze

3O6x,Ez]2C0B8e0古城苏州,无数文化瑰宝散落民间,乡间星罗棋布的古村落就是其中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古村里的人渐渐少了,古村落也渐渐萧条。如何留住这些美丽的古村落,让这些吴文化的活化石得以保存,越来越受人关注。99古建网3r Z6^R2]5d

99古建网ZY(N:\7j7i;oKT.M

  苏州各级政府深知古村落的价值,采取种种办法加以保护与开发利用,光最近三年,我市用于古村落保护的资金就已达数亿元。但对于面广量大的苏州古村落,资金缺口仍然巨大,仅吴中区估算,未来五年用于古村落保护的经费高达25亿元。现实摆在所有人面前,光靠政府出资不够,只有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所在。但是,社会资金的参与,又会碰到土地属性、房屋产权等无法绕过的问题。这才是让苏州古村落保护频频遭遇瓶颈的关键所在。

,Ox7l1VQ"Mz0 99古建网+R\W:qC

  如何绕过一些体制性障碍,让更多社会资金参与保护开发,并兼顾到村民、开发者与政府的多重利益,这是摆在所有古村落面前的全新命题。在这方面,苏州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最典型的例子是陆巷与明月湾。陆巷古村由政府和社会资本修复惠和堂、宝俭堂等5个明清古建筑,一并纳入古村落旅游路线,对外开放实行“一票制”收费。投资者分别按古宅大小、价值的不同等级,参与收益分成。明月湾古村修复工程同样由民间资金与拥有古建筑的农户一起参与。99古建网DB-p {7DI)b4h&Vb+A(Z

9f_LyB'c0  一句话总结此类古村落保护开发路径,那就是政府、社会力量、古宅业主三方合股,通过旅游门票回本付息。好处是暂时回避了产权纠纷;不足之处也很明显,过分依赖门票收入,一旦游客达不到一定的量,投资者将入不敷出难以持续。以明月湾为例,每年游客10万人次,按门票挂牌价每张50元计算,也不过年入500万元,实际上网预订价每张仅为35元。实际门票收入,与2200多万元的先期投入相比,回报率相对较低。99古建网n d`0N,SW3U+KR

9s'_'F oB T'dx0  如今风生水起的安徽宏村、西递等古村落“复活”之路值得我们借鉴。上世纪80年代末,宏村、西递先后都曾轰轰烈烈地尝试过旅游开发,但过分注重门票收入,以及利益分配不均,使村民产生了严重的对立情绪,开发保护举步维艰。10多年前,休闲地产商中坤集团接手运作这些古村落景区项目,第一步就是进行保护开发理念的颠覆与创新:用古村落建筑的魅力、原住民生活的神秘,吸引来人气,最终让这些游客落脚在围绕古村落而建的各类度假项目中休闲消费。这个理念的核心就是,在抢救、保护和挖掘古徽文化的同时,跳出门票经济的思维局限,形成古村落开发产业链,把赚利润的任务放到食、宿、文化消费等环节中去。事实上,摆脱了门票依赖,反而形成保护与开发的良性互动。去年宏村接待游客人次过百万,门票收入过亿,其中三分之一归村民所有。

b3zh:Ye]1{0a'g0

)z bj&h+? y6F-snY0  客观而言,村落形态完备,文物遗存多,价值高内涵丰富,是苏州诸多古村落的一大特色,这意味着苏州古村落保护开发利用的先天条件不错,但古村落要“活得滋润”最重要的是不断创新保护开发模式,这是宏村、西递的复活故事给我们的重要启示。99古建网_7Jj9\4s(Q5_

99古建网+b(j6SW&^e1x(s#b T8hv

 □路人甲

#z2Im+e K0

s@B P:Br MX.[7B0   下一篇放大 缩小 默认

i ?b!bf0 99古建网~+e:cl9i

-->99古建网Q(A-E0fTL#e:_%Tcw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传统建筑如何点亮城市记忆?

下一篇:江苏省东台市文广新局组织召开泰东河工程文物考古发掘工作协调会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